
图一: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生活在农村,交往、认识的人基本上都是生活在农村的如我一样走进人群就被淹没的草根小人物。
那些富人的生活于我来说只是报刊和网上的文字介绍,文字写得再好,终究还是陌生而遥不可及的。但荣幸的是还有机会拍了两次大老板的办公室。第一次是前几年跟着《许昌日报》社的老师们到襄城县采风走进了襄城县聚仁集团杨得善先生的企业和办公地。近几年,我所在的南坞乡也涌现出了一位富甲一方的风云人物,此人彭姓,鄢陵县南坞乡彭庄村人士,曾入伍从戎,后经商,听闻曾经营棉短绒、房地产等行业,为支持家乡旅游事业发展,又从事农业开发和生态旅游开发,现在为连续三届鄢陵县桃花节承办地的南坞乡清流河桃花源即是此人投资。
人言此人资产数亿,又人有说其家产数千万。他银行存折里有多少钱我不知道,就按照低调做人的原则暂且说他是千万富翁吧——看杂志上说,一个人的钱超过了一千万,钱对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概念了,多少钱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没跟有钱人在村里的小饭馆吃过饭聊过天,不知道有钱的生活是啥感觉。
很巧,几个月前有机会走进了彭先生的办公室,算是对有钱人生活的又一次触碰。
图二:去的时候,彭先生的屋子正在装修,刚搬进去几件办公家具,在办公室的一角看到了一个大案子,弄得很干净舒适,笔架和毛笔都备好了,不管是自己联系还是请人来书画一番,忙碌挣钱之余陶冶一下情操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国古代做生意不是个很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对那些儒商就特别推崇,许是这个传统的影响,现代中国的亿万富翁也好,千万富翁也罢,都有些中国古代商人敬慕的儒商情结。

图三:他的办公室是在公司大楼的顶层,坐电梯可直达,虽然楼是建在远离县城的偏僻乡下,但楼内的环境确实是经过了一番精心的设计,进去后感觉很上档次。
图五: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一张办公桌了,后边的书柜竟然排满了整个墙壁,只是刚装好,没有往里头填书。一个书柜装一百五到二百本书,这六个书柜最多能容纳1200本书,要装满这么多书架,那可得花不少钱哩!
图六:办公室的南半部是会客的地方,这一套沙发、桌子、茶几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即便不懂也猜得出来是价格不菲的。
墙上有个大幅的书法作品,龙飞凤舞的样子,我也没看懂几个字。

图七:沙发上的雕刻装饰都是中国传统的东西,这个上边靠背位置是两个娃娃,似乎一男一女,童男吹唢呐,童女击的是铙或钹,下游梅花上有枝叶陪衬,很喜庆。
图八:这个是两个孩童在燃放鞭炮,后来逐个看看,沙发上的雕刻装饰没有重样的。
图九:因为看不懂行书,但还想看看到底写的是啥内容,就瞪着俩眼研究了老半天。第一个字认识,人字,第二个乱七八糟看不懂,后头几个顺下来了:四月芳菲尽。可以了:这是白居易写的一首诗,叫什么什么桃花,好像是说哪个庙里头的桃树开花儿的事儿。
但白居易的这个诗歌作品好像是二十八个字吧!这神秘的书法作品里头云里来雾里去地让我怎么看也不止二十八个字。
这位不知来自何处不知高姓大名的书法家写得应该不错,因为能给千万富翁写字的人,字儿肯定是写得不赖。我这个门外汉实在看不懂,就不往下胡扯乱讲让人笑话了。
图十:不懂书法,也不懂家具,书法看不懂,但沙发却是看得懂一点点的——坐在什么位置是正确的,这个咱知道;上头画的是何物,咱也知道。
这个沙发枕头的部位弄了俩大象。
图十一:上头是蝙蝠,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动物,生活中虽然有点儿恐怖,艺术作品里却是很讨人喜欢的。好像中国一些古代建筑上的砖雕、木雕都会有这玩意儿出来。
往下跟蝙蝠嘴相连的不知是啥东西,再往下,中间是孔方兄,两边儿俩大鲤鱼,最下边垫底儿的看起来长得像菱角似的不知道是啥玩意儿。
图十二:喜鹊等梅枝,中国人最熟悉的一个吉祥图了,一说喜梅,就想起这幅图画了。
近几年生态环境好了,村子内外常会有喜鹊成群结队地出现,发现这家伙并不是像书画作品里头说得那么美妙动人——垃圾堆旁它们最喜欢,动物腐败的尸体它们吃得最欢。
图十三:北侧办公,南侧会客,西侧则品茗。
不懂茶事,但只管拍下来,让茶客们也可以看看他们熟悉的场景。
图十四:这个磁钵里头的东西俺懂,是喝茶用的茶杯,满上茶,放到唇边,“咕咚”,咽肚子里头,然后就不渴了。
图十五:仿造俺家的筷笼制作的玩意儿,里头没装筷子,全部都是大号儿的挖耳勺之类的东西——也不全对,猛一看,跟浓缩版的高尔夫球杆有一拼。
图十六:底下的茶壶我当然知道,上头的玻璃器皿不懂,不过看起来可以在里头装俩蛐蛐儿逗着玩儿。
图十七:借人家的茶杯广而告之一下。
许昌清流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地址:鄢陵下你南坞乡红旗桥。电话:0374-7643666 7644888。
图十八;茶叶用一张白纸包着,猛一看跟砖头似的,黑不溜秋的也不好看。我是不懂这是什么好茶叶,但真送给我一个“砖头”我也是扔到墙角任其发霉生虫,要么就上街的时候随手扔给村里一个相识的爷儿们了。
图十九:这椅子小巧精致,又古朴美观,一把椅子最少也得三百多。
图二十:柜子里放了俩不知道犀牛角还是啥,非常大。
图二十一:许昌清流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楼下是清流河、红旗桥。
1988年12月版《河南省鄢陵县地名志》载:清流河“在县中南部。上游老潩水,南坞乡屯沟村西永济桥以下称清流河,因潩水别名清流河,故名。从永济桥南流至关庄村北折向东流,至周桥村东有大浪沟汇入,南流西华沟注入颍河。长23.3公里,流域面积139.7平方公里。县境内长13.1公里,流域面积49.3平方公里。建国后,我县对其进行了多次治理,使其达到三年一遇除涝、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平时无干枯,汛期排涝。为县南部主要防洪排涝河道。沿河两岸堤防,广植树木、荆条。在关庄村西北1公里,鄢陵——陶城公路过河处建有一座中型桥,名红旗桥。另有石灵桥、周桥等生产桥及周桥拦河闸(翻板式)、排水涵闸扬水站等。”
红旗桥,“在鄢陵县城南24公里处,坐落在南坞乡政府驻地西3公里处的清流河上,是鄢陵——陶城公路的南北通道。原名红石桥,1965年改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更今名。长45米,快5米,5孔6墩,承重20吨。因西有红旗路可达望田,东有3公里柏油路可达南坞,地处十字路口,位通四方,故今桥两端已发展成一个小部落,设有饭店、茶馆、糖烟酒门市部及南坞油库、棉花收购加工厂等单位。客车、三轮车停战,交通方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