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老婆大人姓刘,在博客里我叫她刘老师。
刘老师是村里小学的语文教师,所以我有机会到学校里走动。
俺家住在南坞村,她所在的学校名字叫南坞乡第一中心小学,学校原址在南坞村西街,但几十年前建学校的时候没有科学规划,有校园无操场,几十年来学生就没怎么正儿八经地上过体育课。前几年,领导不断跟上级汇报情况,上级教育部门拨了配套专款,又联系了一个慈善项目,一个叫作王永庆的台湾人投入资金建了一栋命名“明德”的教学楼。
学校建设的时候,校方给部分老师提供了住房,作为业务骨干,老婆大人不光分了两间房子,还给配了一间简易板房作为厨房。这是2013年5月21日傍晚七点多,我离开南坞村西头的南坞乡政府大院,步行往村外的学校里走,一路上随拍了沿途的风景照片。
图二:1999年《许昌教育五十年》一书载:“南坞乡中心小学位于南坞村西街,创办于1950年,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1996年新建一幢两层900平方米的教学楼。辅助配套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电教、体、音、美等器材基本达标。现有5级9班,学生450人,教职工20人。该校曾获‘第五届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作文竞赛优胜单位’、省‘红旗少先大队’等荣誉称号。”
当然,这是介绍老校区的资料,新校区比老校区漂亮多了。
图三:南坞小学大门西侧在建的民房。
图三:听刘老师说,学校大门样式是学校的班子跑了陶城镇、望田镇、只乐乡的好几所学校后才定下来的。这个大门应该是以鄢陵县只乐一中大门为蓝本建造的。
图四:学校中间的主教学楼就是那位来自台湾海峡的王永庆先生的一笔慈善资金建成的“明德小学”教学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二字起得好,但应该在学校升国旗的时候给孩子们讲讲什么叫“明德”,“明德”来自何处,是何人所讲,是何寓意。不然,年年新人不断的孩子从这里走出去,到离开的时候如果还没了解教学楼上“明德”二字的意思,那实在是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图五:东侧的小楼是教师办公楼。
图六:学校里空闲的角落里也被老师们开辟成了小菜园。
图七:学校的绿化是老校区无法相比的。
图八:俺家的刘老师。
图九:学生们基本上都是骑自行车来学校,所以车棚是必不可少的。
图十:校园一角。
图十一:傍晚的学校恬静安然,特别舒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