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今天的图片还是说河南省素雅青年豫剧团。
既然要为自己喜欢的戏曲艺术做宣传,那就拍了前台拍后台,况且,这又是豫剧大师王素君老师亲自带队的一个以青年戏曲演员为主的新剧团,更要多说几次,让更多的戏迷和非戏迷都知道这个剧团的名字甚至记住剧团里的某个演员。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的姑娘小伙儿里头,将来说不定就能出来几位大牌戏曲名家哩!
时间:2013年4月29日。
地点:周口市扶沟县固城乡赵岗村。
人物:河南省素雅青年豫剧团后台演员。
事件:南坞村戏迷董占永上台拍图片。
结果:拍图之后,该唱戏的唱戏,该回家的回家。
与我同去的有刘老师和孩子,上后台拍图片的时候,就带上了孩子,这位年轻的小生还热情地拉过来孩子合影,还真得谢谢他的热情呢!
图二:那天下午演出的豫剧古装戏《秦香莲后传》,现场观众很多。
图三:年轻的戏曲演员与我之前拍过的其他剧团的年龄稍长的演员相比,更容易接触,拍图时,大家都会这样友好地面对我的镜头。
图四:这小美女按农村的说法,长得很“喜恰”,很可爱的一位年轻的豫剧继承人。
现在小花旦,也许不久的将来就会站到舞台中央唱大青衣、闺门旦哩!
图五:河南省素雅青年豫剧团成立不久,拍这些图片的时候,我还在想,这个团将来会是怎样的一个路子?王素君老师毕竟年过八旬,不可能一直这么带着团出来闯,如果王老不出场了,剧团的这帮年轻人会是怎样的境况?毕竟民营剧团相比政府直接扶持下的专业团体是有许多的不易之处的。
悲观一点说,这些年轻人能不能一直就这样围着素雅青年豫剧团几个字一直走下去?这些年轻人五年后十年后乃至二十年后会不会依然坚守在舞台?这些都是未知的。
只能在心里默默关注、支持河南省素雅青年豫剧团。
图六:毕竟是戏校科班出身,一上妆就显出了专业水准。
图七:前台演着,后来要上场的人紧张忙碌着,没人闲聊。
图八:舞台上见到的唯一的一位年长的老师,问了问,老师姓杨,应该是来自素雅剧社。
图九:这位正紧张妆扮的演员应该是《秦香莲后传》里陈世美重婚罪的受害者之一皇姑。这位演员我在前台拍了她的剧照,扮相非常漂亮。皇姑戴个手镯还可以,手腕上的红绳应该是当代才有的,宋时不应该流行系这个。所以建议皇姑上场前摘下来,不然会影响观众的审美。
图十:河南省素雅青年豫剧团乐队。
民国时期,老艺人们把一个戏班的构成编为打油诗来形容:“五生五旦五花脸,八个场面俩箱倌,掌班哩、管班哩、管账、穿角、捣杂哩,另外还有卖茶哩。”
这个顺口溜里的“八个场面”就是指戏曲班社里的乐队老师们,那时戏班乐队多不过八人,少不过七人,故有“紧七慢八,六人抓瞎”、“七忙八不忙”、“八个场面”之说。
而场面又有“文场面”和“武场面”之分。“文场面”是指乐队里的弦乐器、弹拨乐器和吹奏乐器,比如板胡、唢呐、三弦、闷子、二胡、竹笛、琵琶、笙、大提琴、电子琴等。“武场面”又称硬场面,是指乐队中的打击乐器,如大锣、小锣、手镲、梆子、手板、板鼓、大鼓、堂鼓等。
图十一:见了王素君老师,又拍了图片,就启动摩托车返回南坞村。临行前,刘老师给我和孩子拍了一张合影。
图十二:今日说戏,以戏起始,再以戏收尾,就圆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