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悄无人声,放一段越剧名家吴小楼1983年《情探》“状元公休要太书呆”。
吴小楼老师跟豫剧大师王素君颇有相似之处。
听着戏,贴图片,配文字。
觉得很美。
贴一张我的图片。
图片里,我在笑。
一笑,眼就没了。
时间:2012年7月14日傍晚。
地点: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陶城乡前席村关帝庙大门口。
人物:董占永、刘老师、小小董、路人甲、路人乙等。
事件:游览关帝庙,得了两本书。出门心情好,笑容没忍住。
结果:参观完毕,转身离去。

图二:去鄢陵县陶城乡前席村,看到了街边的一棵古树。
古树的旁边,是坐关庙。
树很沧桑,关庙大门却并无丝毫古意。
大门很失败。
狮子很呆板,一看就是机器做的。
有时候,机器不如人工。

图三:进了大门,不曾想到还是挺大的一个院落。
院子的西南角,是三间红砖平房,正拍图,一阵疯狂的狗叫冲入耳中。
——才发现,离我不远,一条狗正怒目而视我这个突然造访的客人。
瓦房虽简陋,却还用着空调。这大热天儿,躲屋里头,舒服。

图四:让我设计,也不至于设计成这样。
不伦不类。
房子是新式瓦房不说,雕梁画栋,既无威严之感,又无庄重氛围。
四条龙,两飞腾,两盘绕,给人感觉却是花里胡哨无生气。
倒是让现场多了几分轻薄和单调。
庙,不是幼儿园。
严肃点,好不好?!

图五:这两个门墩儿,看起来不像是旧的。

图六:这两个石鼓就有点儿意思了。
一看,就比大门口两只大狮子好看多了。

图七:线条流畅,动感十足。
这就是古人的功夫。
比现在的机器好。

图九:模模糊糊有“每逢三月三日有古刹大会”几个字。
问了一位前席村的朋友,她说,前席村农历三月三唱戏。

图十:看到古碑,就有点儿兴奋。

图十一:把碑有字的地方弄湿,看到了“皇清嘉庆叁”几个字。
道光、光绪、乾隆包括宣统的古碑在俺这儿见到都不难,嘉庆年间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图十二:席大童或是席大重,一千五百。
不用看,这是个捐资碑了。
既姓席,想必就是前席村人了。
“一千五百”,应该是一千五百文铜钱。
一千五百文铜钱,折合银子,也快一两了。
一两银子,绝不是个小数目。
明代,一户人家一年的生活费,一两半银子就够了。
清代末年,一位教私塾的教书先生,一年的收入也就三两银子的样子。
所以,看电视剧、电影里那些大侠们动不动就扔出来几两银子给酒家,实在是有点儿扯淡的。
我非常讨厌大侠们身带一大包银子出门闯江湖。
那玩意儿不切合实际。

图十三:后排的一长排瓦房,看起来有些寒酸了。
住在这里头的神仙们,也真够可怜了。

图十四:这前席村的关帝庙里的人们条件还不错,还有无塔供水。

图十五:这位神仙,长了四条臂膀三只眼,想想,除了二郎神,就是马王爷长仨眼了。
应该不会是二郎神。二郎神应该是个帅小伙,这位,胡子拉碴,吃牙咧嘴,没二郎神的味儿。
一直没见过马王爷长啥样,想来,既然喊“爷”,这位有胡子就对了。
某位厉害了,动不动就会来个“不给你点儿厉害,就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的话吓吓人。既然可以吓人,应该长得就不会是慈眉善目的。
这位的形象,跟马王爷颇有神似之处。
推测不错的话,就是神秘的马王爷了。

图十六:长个大头,头顶生角,又戴王冠,穿锦袍。
海里的老大,龙王爷了。
这几天,我还查看《鄢陵县志》和《周口地区气象志》,鄢陵、扶沟、西华、商水、太康、周口、沈丘、鹿邑一带,历史上三天两头儿闹灾荒,其中,涝灾、旱灾是最常见的。
——这家伙应该是个人们梦里的东西,不然,整天为患,就是有,也早被农民给踢死了。
今年,俺家的小尖椒就淹死了一部分。
要是真有这个长相丑陋无比的怪物,我非跑它家里用臭脚跺它的大嘴不可。

图十七:这个电视里出镜率颇高的猴子,也被人们关进了有些寒酸的破庙里。
还好,炉前也曾插过几株香。
既受这信徒奉养,就得给信徒们办点儿实事儿。
不管长得啥摸样,
受了香烟树神像。
要是不为民办事,
西天上访告你状。
手掌一翻力无比,
五指山下再思量。

图十八:光弄个泥胎,也不弄个牌子。
牌子上写上神仙的名字、职务、主管工作、职责范围等内容,也方便来烧香或是游览的人们了解面前的这些立庙祭祀的都是些什么神仙。
看了半天,回家了,也不知道是谁。
应该向周口市西华县聂堆镇思都岗村的女娲城学习,人家都有个牌子。

图十九:看了半天,也没研究出这位是哪路神仙。
带着皇帝常戴的带帘儿的帽子,应该也是身份挺高的领导了。

图二十:手里好像拿了个破塔,那就应该是道教里头那个有个很好听外号的“托塔天王”李靖了。

图二十一:牌子大得让我心跳。
现场让我看的心酸。
连老天爷也落到如此境地,实在是让人可怜。
看这情况,老天爷可以到当地乡镇政府的民政部门申请农村低保了。
一个月几十块钱,不多,但也许能让生活境况改善一点点。

图二十二:没想到院子里会有这么多古碑刻。
可惜,离这儿太远,不然,把这些文字全部整理出来,说不定就能找点有用的资料哩!

图二十三:奶奶殿。
女神仙们的办公室。

图二十四:这几位女领导,很多地方都有,我也曾拍过,每个地方,“奶奶”们的长相都不一样。
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在鄢陵一带很出名,问过一些人,都说不大清楚,大概知道的,就是三位“奶奶”的都是分管“妇女儿童”工作的。有点儿妇联的意思。
但一直弄不明白:一、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是哪里人士?二、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因何成神?三、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彼此是何关系?四、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分工有何不同?

图二十五:这个就有点儿乱了。
关帝庙里,当然有关羽,其他如托塔天王、马王爷、龙王、老天爷,因为与关二爷同属一个系统,跟关二爷住一个院子,可以理解。
关二爷等人,都是道教人物。
而这为南海观自在菩萨,是佛教里头女性领导的第一人了。
佛教的女领导和那个佛门弟子孙悟空借宿道教名人关二爷家里,就有点儿莫名其妙了。
莫非,平素两教之间高层也来往不断?双边关系一直不错?

图二十六:这位神仙的打扮,有点儿清代的味道。
这个人物颇让我思索了一番。
想想,有这种可能:这是一位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个人物。
古代人立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这个人为当地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或是为百姓安危而付出巨大牺牲。人不在后,附近村民就会立庙祭祀。
比如,我所知道的鄢陵县南坞乡南坞村东门外

图二十七:“大清道光二十五年”。
碑很多,就是时间限制,不能把全部文字拍下来了。

图二十八:孩子对碑上的文字也好奇起来。

图二十九:“皇清乾隆十”的字样说明,这前席村的关帝庙,也是一次次不但重修或扩建的。
清代的规模,应该是相当恢弘的。

图三十:碑刻太多,我只能拍拍她们的身影了。

图三十一:地上随意丢弃的也有。
看到这种情况,心里觉得有些心疼。

图三十二:刘老师在一旁等我拍完图片回家,看我一直在拍,没有回家的意思,百无聊赖,也研读起了碑文。

图三十三:残碑,但碑上的文字应该是还能辨认出来的。
真要是虔诚的信徒,就把这些文字整理出来,也是功德无量神仙认可小董称许的。

图三十四:“乾隆”。
多好的东西,置之不理,可惜了。
只要把文字保存下来,将来就是碑毁了,也有据可查啊!

图三十五:孩子也学会了,掐几片草叶,涂抹碑身,文字就出现了。

图三十六:庙破旧,屋顶漏,神仙住,咋享受?

图三十七:信徒们也是颇费了些心思的。
用帆布棚隔着,帮助神仙领导们避避雨。

图三十八:岳王爷。
应该不会。
岳飞元帅是民族英雄,现在很多人更愿意认定岳飞为“武圣人”。
已被命名了“武圣”的关二爷,应该不会请自己的竞争对手来家里住。
看《后汉书》里头说,关二爷远不如《三国演义》里头那么有气度。

图三十九:可能是释迦摩尼佛,就是那位中国功夫很厉害的如来佛。
树神像的主儿给弄俩不雅的乳房,实在是亵渎神灵。

图四十:这位大肚能容天下事的开心弥勒佛,神像做得还不错。

图四十一:案子上,有厚厚的一摞书。
尘土多厚!
翻看看看,有《认识佛教》,再看,净空法师的演讲。
净空法师知道,香港的,很出名的一位和尚。

图四十二:《佛教常识答问》。
再看,比净空法师还出名:赵朴初。
这位身居高层的宗教界人士,我早闻其名。
——把这两本书拿了出来。
其他的都是些专业的经书或是干脆宣传封建迷信的东西,我没兴趣。

图四十三:因为多次拍过寺庙,知道寺庙里头的书都是免费赠阅的。但出于礼貌,还是要跟庙里头的人打个招呼经过许可才好。
后殿的东厢房里,开着门,有播放豫剧的声音。
站在门口喊:“有人吗?”
屋里有人应声。
走进屋里,一位打扮很干净的大妈在看电视。
拿出两本书,说明了想要讨要研读的想法,大妈很爽快地说,拿走吧!
跟大妈告辞,大妈送我到门口,我回转身,给大妈拍了一张。
——走出前席村关帝庙大门,才有了图一中我笑得变形了的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