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新浪博友“开心笑笑”年前年后一直在用笔记录自己在广东打工的生活,至今,还在继续。
我跟她认识,是通过新浪博客。
我们是老乡,两个村子相距不远。
看到“开心笑笑”写她在广东的打工生活的文章,我想起了2002年冬天我趴在被窝儿里写《岭南无雪》的生活,想起了2000年到2002年我在广东中山、东莞打工的日子。
相同的经历,让我一直特别关注她。
起初,她写得很用心,文字打动了我,我觉得她若能写下去,一定是个不错的长篇。
前些天,我又看,觉得她的文字不如从前那样能让人怦然心动了,甚至,觉得有些罗列、拖沓、缺乏感情投入。
我给她留言,谈感受。
最后,我给她说,我给你寄过去一本书吧!
这本书,是我十年前写自己打工生活的《岭南无雪》。
说给她邮寄,却耽误了半个月。
一是工作忙,二是,我怎么也找不到我存放的大信封和邮票了。
今晚,翻箱倒柜,在办公室的一堆旧书里翻出了当年我投稿用的信封和邮票了。
如今,电子邮箱普及了,不用再买邮票、信封、方格稿纸,一个字一个字地用楷书写下,很小心地给编辑寄稿件了。
就是写信的人,也是极少了。

图二:因为新浪博客,我跟张开怀老师认识了。
我贴的一组反映河南大学生村干部生活的图片贴出后,张老师说,送我两本书。
第一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河口》,是张老师写的关于大学生村官的一本书。
张老师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县级城市,河南省作协的会员,也是很有限的,能成为省级会员,自然是很不错的大手笔。

图四:《乡官风流》,是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张开怀老师的另一部作品。
书寄过来的时候,是上午,办公室的两个小姑娘直接拆开,不让我看,就各拿一本,读了起来。

图五:信封找到了,邮票就在信封里。明天,就把《岭南无雪》给开心笑笑寄过去,同时,回赠张老师一本。只是,这本2003年自费印的小册子,太单薄了,因为当时资金困难,删掉了一些东西,还把文字压缩得很小,希望两位新浪博友能体谅。

图六:“开心笑笑”在郑州,张老师在开封市尉氏县,应该三天就能到了。

图七:“开心笑笑”说,让我寄书的时候在书上签名,就遵照她的意见,签上了这几个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