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占永
董占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266
  • 关注人气:1,4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十二年前打工 七年前结婚老照片

(2012-02-03 23:16:18)
标签:

河南

许昌

鄢陵

图片

广东

图片乡村:十二年前打工 <wbr>七年前结婚老照片
    图一:下午茶人在南粤大地。

          下午茶是我的新浪博友。

          下午茶是我河南同乡。

          忘了是怎么跟下午茶说的了,我就说,让她看看我十二年前打工时的照片。

          十二年前的2000年,我离开许昌,去了广东省中山市,一个亲戚引荐,后来当上了保安。

          2004年,我给《许昌晨报》投稿,编辑老师发了一张我当保安时的图片和一小篇文字。那张我和同事的合影照,已经找不到了,只有这张,能让我想起十二年前的那段生活。

          把《许昌晨报》2004年时的文字摘录一些,让大家看看。

         

打工青年的文学梦
    2000年夏,我结束了在许昌农机校四年的学习生涯,开始为生计而奔波。尽管生计还无着落,但我心中依然做着文学的南柯梦。
    在许昌呆了几个月后,我便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这一去,就是2年。2年里,我做过保安、电脑操作员、书店职员等,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这张照片是我初到广东,在中山市环城区渡头工业区建达鞋厂当保安时与几位同事的合影(右二为作者)……(此处略去部分文字)在那里度过了一段既快乐又忙碌的日子。
    后来,我还做过电脑操作员和书店职员(其间还曾失业数天,靠朋友帮助度过了难关,饱尝了人情冷暖)。2002年,我回到了老家鄢陵,开始了农民生活。农民的生活是单调的,每天劳作之后,我就在灯光下伏案记录2年的打工生活。春节过后,我结束了所有的文字工作。那天,村子的出口处用一棵树拦了起来———“非典”来了。伴随着“非典”的舞蹈,我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鄢陵和许昌之间来回奔走。“非典”过后的2003年8月,我的第一本书《岭南无雪》在魏都区文化馆徐鸿喜老师的帮助下出版了。9月,在张名扬和陈汉老师的支持和引荐下,我又加入了许昌市作家协会。
    现在,我告别了老家的农田,在一个叫南坞的小镇做了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虽然我的工资很微薄,但节省一些也能度日。回想往事,我懂得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我也清楚,一个农村娃能有今天的这一切,离不开众多文学前辈、师长的支持和鼓励。这些人,我定会牢记终生。

     图二:下午茶说,我曾答应她,让她看看俺家刘老师的婚纱照。 晚上十点多了,我把相册拿到办公室,把相册搁在办公桌上,拍了几张,让下午茶看看。图中着红衣者,为刘老师。刘老师身旁的那一男子,是那年的董占永。
     图三:那时候,刘老师还是个待字闺中的大姑娘。现在,已经是个很会做饭还很会教书的小妇人了。


    图四:这组照片,2005年结婚前拍的,那时候,村里头还没有婚纱影楼,是在鄢陵县城拍的,400元人民币——那时候,俩人没钱,结婚买东西,也是我借了一部分,她瞒着岳父岳母接了一部分,两个把钱抽一块儿,才买了几样结婚的东西。所以,拍婚纱,找的是最便宜的。

          那时候,我还没有相机,若是有,一定专门给她拍几百张。


        图五:县城影楼的白色那是衣服穿到我身上,很不合身,拍了几张,我实在是拿捏,就脱了。

          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没钱。

          拍婚纱照那天,我头发特别长,也没理发,就用水湿了一下,梳理整齐算妥。影楼衣服不合身,我穿了自己去时的便装照了。

          裤子,记得很清晰,是二十元钱一条买的,衬衣,是我哥结婚时给我的旧衬衣。

          就是穿着这两件破衣服,我拍了我的婚纱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