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十一月十日,豫剧大师王素君要在郑东新区河南省艺术中心举行收徒仪式,并有演出活动。
博友“好望角”是常在王老身边的戏迷,因为“好望角”,我贴了几篇关于王老的博文。
民国时期,王老曾搭班许昌著名的“二油梆”剧团,后来,才去了当时豫剧圣地开封,并在那里名扬天下。
对我这个许昌戏迷,王老觉得也是家乡人。
“好望角”说,王老希望“许昌戏痴”和鄢陵的我能到她收徒仪式现场。
我的工作性质特殊,很忙,参加仪式,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我心中一直想要见见大师,而今,大师又说了让我去,再忙,也要赶去的。
“许昌戏痴”是我的新浪博友,与我母亲年龄相近,我平素喊她张姨。张姨的身份,原本与我这个乡下人是不可能有任何联系的,但张姨是个特别真诚、热情的人,我们应该算是忘年之交。
不巧的是,张姨那几日身体有恙,未能同行。
我一个人去了郑州。
出南坞村,坐车到鄢陵县城,鄢陵县城,有直达郑州的长途车。
长途车沿311国道西行,到许昌,上了京珠高速。
车快到长葛市界时,接了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
没想到,会是那位在博客里交流过的新浪博友。
与辰汇的相识,是因为我写的《八旬豫剧大师一生积蓄在何处》、《河南豫剧大师王素君的蜗居一室一厅》、《大师的背影》等系列博文。
他在看这几篇博文时,意外发现,豫剧大师王素君先生,就住在他家楼下。
十一月十日,我在村口等车进城的时候,他出门,在河南省豫剧一团家属院门口,看到了王老正等了三轮车出门,上坡时,他便帮王老把车推了上去。
两人便聊了几句,不知怎么,就说到了我。
王老对他说,占永今天就要来俺家。
我坐长途车,上了高速,他给我打了电话。
我心里也特别高兴,觉得有这样真诚的博友能见面,也是我的幸运。
我的此次郑州行,早上早早等车,晚上离家还有百十里地,天色就暗了下来,光坐车就坐了十个小时,在王老家的时间,也就三四十分钟。
中午,他原本打算在一起吃顿饭的,但因为我时间紧,去得也很晚,就在王老家吃了。
吃饭的时候,王老就跟我说,楼上的他已经到她家问过两三趟了,看我到了没有,让我吃了饭,见见这么难得的朋友。
饭后,我跟王老到院子里拍几张图片,看到路边有人,但也没想到会是他。
拍了几张,才知道,旁边站着的,就是他。
——我心里当时真是觉得特别对不住人家,他一家三口就在旁边站,我竟然也没想起问问。
让“好望角”给博友夫妇、王老和我合影。
来郑州了,是个纪念,不管再过多少年,看看这张图,就能想起,郑州,有一位真诚的博友。

图二:我害怕回家太晚,说一会儿话,就打算返回南坞村。
他也是准备上班走的,就握手话别。
他一家先走了。
我正要走,他们又折了回来。
——一定要让我和孩子到他家里坐坐。
就去了。
我接触过的网友,能到南坞村,或是我去见面的,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那种交往的真诚。
一个人是否真诚,我能清晰地感觉到。
虽然我身在乡下,虽然我不善言谈,但我能感觉,谁是真诚对我的。
他是省城大机关任职,与我的身份,悬殊的程度,可谓天上地下。
但他的真诚,让我知道,郑州,是一个温暖的城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