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小麦播种之后,我一直忙,没有下过地。
前几天,妻去了麦田,说,小麦出得不错。
但播种时,因为机器调试的问题,有一段间隔太大,需要再加播两垅。
我忙,没有时间,终于,昨天傍晚,我可以出乡政府的大门了。
骑上三轮摩托,带上小型的播种机和麦种,下地。
这几天,特别忙,我也累得够呛。
妻骑三轮摩托,我和孩子坐车上,下地了。
活儿干了一半儿,把相机交给孩子,让他拍图片。
给他找好了位置,让他拍。
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图二:为了让孩子给俺小两口儿拍张标准的“工作照”,我让孩子先替我扶着播种机,我帮他找找拍图的位置。
找好了位置,我和妻各就各位,孩子就拍了图一中的那种图片。

图三:我和妻干活儿,孩子不愿在地头儿等,非得跟着俺俩跑来跑去。
地头儿有条名字很响的小河儿——汨罗江。
我家的地,就对着汨罗江。
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在地头儿,只能让他跟着来回跑。
孩子跟着跑,不是帮妈妈绳子,就是播种机前走动,不时,播种过去的麦垅就会歪了。
干脆,我就把相机给了孩子,你拍图吧!只要不影响干活儿。
这是孩子跟着俺俩时的随拍。

图四:孩子肯定是无意识的,但拍的这张,多好。
因为是第一次用这种播种机,也不懂,总是播种过稀。
我是机械制造专业出身,玩过比这个精密几万倍的车床,但研究了半天,没找到原因。
看不远处有乡邻也在加播小麦,就把那位大叔请来,人家过来试试、看看,也说不出哪儿的毛病。

图五:既然找不到毛病,只好用笨办法。
——每垅都播种两遍。

图六:孩子也曾多次跟着我四处拍图,也知道不停变换角度和方位。
我的姿势是不是有点儿拿捏?
播种过后,为防止麦种裸露在外,就在走过去的时候脚踩麦垅,这样,可以盖住一些露在外边的麦种。

图八:不知何时,孩子学会了自拍。
农村孩子,又在地里,就是有了鼻涕,谁也没功夫去给他擦擦,孩子只顾玩儿,根本就顾及不到流出的鼻涕了。
拍吧!
开心一点。
希望你长大后能脱离这个村庄。
祝福你成人后与这清新的原野绝缘。
你父亲,没离开土地。
你的祖父,年过六旬,至今仍在那片土地上忙碌。
你的曾祖,一生都在泥土的包围中度日。
世世代代,都在围着这一亩三分地转圈。
转一圈,到头儿,埋入这土地。
你不能在沿着这个圆圈转。
你要争取跳出这个圈子。
孩子,这是你的父亲在这个年年复年年的圈中对你的期望。
走吧!孩子。
我深爱着这片土地。
但我不希望你继续跟在父亲的身后,走父亲走的这条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