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我不认识岳学安。
虽然他是我的鄢陵同乡。
今天,我说岳学安,源于一位戏迷。
“许昌戏痴”是位退休的阿姨,看到了我在豫剧吧里发的帖子,觉得年轻人能写出《河南戏曲名人排行榜之老艺术家前二十七位》很了不起,就骑车带着几位骑友骑行一百里路,到了南坞村见我。
“许昌戏痴”见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想让我在博客里说说岳学安。“许昌戏痴”说,你的博客很厉害,有的文章点击一两千次。
“许昌戏痴”带了一盒岳学安主演的《八大锤》碟子,又带了几份有介绍岳学安文章的报纸原件和复印件。
其实,我知道岳学安已有多年,“许昌戏痴”的到来,算是一个我说岳学安的引子。
图中右侧使双枪者,即是《八大锤》中的岳学安。

图二:岳学安是许昌市豫剧团原主演。
主攻文武小生,尤以武生见长。
岳学安得过不少奖。
河南省戏剧最具影响力的大赛,有两个,一个是河南省戏剧大赛,一个是香玉杯。
岳学安得河南省戏剧大赛一等奖的时候,三十岁——这个很了不起。
岳学安得香玉杯艺术奖时,三十五岁——那届香玉杯,为历届中参赛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的一次。
就在这次比赛中,岳学安得了香玉杯的第一名。
荆桦先生是河南戏曲界的行家,岳学安参赛,荆桦先生是评委之一,他说:“当前,在戏剧界演员中,像岳学安武功如此深厚、基本功如此扎实的演员,是绝对找不出第二个的。”
岳学安的第一名,是大赛中少见的所有评委一致通过。
要写一些文字,自然不能空穴来风,我通过“许昌戏痴”联系了岳学安。
电话里,他跟我聊起他的经历。
岳学安是艾立的徒弟。
艾立是河南戏曲界的名家,原演武生,后因主演电影《倒霉大树的婚事》里的侯圈儿而名闻华夏。
艾立夫妇把岳学安当孩子看待,费了多年心血,把岳学安培养成才。
这之前,岳学安历尽艰辛。
十几岁在豫中平原小县的鄢陵戏校学习,两年,戏校关门,随着开封一家民营剧团四处流浪,只顾得演出挣钱,学习和进步基本上是谈不上的。
两年后,考入巩义市豫剧团,进了专业院团,逐渐开始演些角色。
后来,得到许昌市豫剧团招人的消息,遂杀回家乡。
其时,艾立是许昌市豫剧团负责人,慧眼识珠,开始下大气力培养岳学安,把自己年轻时主演的《八大锤》倾囊而出,培养岳学安。
艾立,把《八大锤》这个地市级剧团根本就难以上演的大戏通过岳学安复活了。
跟岳学安闲聊中,我说起家乡鄢陵。
我说,豫剧沙河调有为代表性人物是咱鄢陵人,叫梁振起。
岳学安跟我说了一句:我跟梁振起学过戏。
我大吃一惊。
——豫剧沙河调名家梁振起是鄢陵县大马乡东贤庄村人。
岳学安是鄢陵县大马乡岳寨村人。
鄢陵是戏窝儿,童年的岳学安,就投入有着古老历史传承的大马乡葛村戏校(民国时称葛村窝班)。岳学安在葛村戏校时,教唱腔的,是从平顶山市豫剧团团长职务上退休的梁振起,教武功的,也是来自平顶山豫剧团一位叫王树军(音)的老师。
岳学安竟不知道梁振起是沙河调代表人物!
岳学安竟不知幼时的老师是一位戏曲大家!
——这个人痴心练功、不问世事的态度,看来是名不虚传。

图三:河南省戏曲界,这些年挺热闹,出了不少名角。
——河南戏曲名人的名单里,没有岳学安。
我想,岳学安也就是在圈儿内有点儿影响。
河南第一武生,不是说豫剧,包括了曲剧、越调、道情、二夹弦、四平调等河南所有剧种。
岳学安,这个河南第一武生,就这样默默无闻地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他的舞台,不在郑州北京的大剧院。
他的舞台,不在中央11套和梨园春。
他的舞台,只在农民观众渴望的双眸中。

图四:岳学安应是一个很“痴”的人。
不知争名,不知夺利,不懂专营,不懂投机。
甚至,不懂上网。
他生活里最多的,就是把一双双高筒靴磨破穿坏。
河南戏曲界,这种人,其实不多。
很不多。
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戏曲,是满溢浮躁的戏曲。
这个季节,坦诚实在,已然成了傻的代名词。
岳学安确实可算得上是河南戏曲界的傻子了。
想想,河南戏曲界,傻子是不多的。
最后,谢谢“许昌戏痴”提供的岳学安演出的图片。
答应岳学安,他来鄢陵演出,我去拍照。
那时,我要细说岳学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