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在景区内四处需找自己喜欢的模特儿,再悄悄走近,偷拍下来。
听到河堤下有美女说话,回头,看到一城里来的女孩子正要搀扶一位往上爬的老太太。
老太太坚决不同意让城里的女孩子搀扶。
女孩子下了河堤,走了。
老太太竟然整个人趴在了坡上往上爬。
我赶紧过去,架起了老太太。
老太太干瘦,我扶她并不困难。
老太太想拒绝,看我态度坚决,就顺从地由我搀扶着上了河堤。
“恁大年纪了,你往下边儿跑啥哩?”
“也想看看哪!”
老太太似乎特别开心,说,我八十八啦!
跟他聊着,我举起相机拍照。
她慌忙遮住自己的脸。
“老了,长哩恶心人,可别照!”
我跟着老人,连拍了七八张,老太太始终不配合,竟然没一张能拍好。
无奈,只好放弃。
回头,继续寻找美女。
过了二十分钟,老太太又拐回来了。
这次,岂能放过!
我轻轻向她们迎面走过去,拍下了这张。
老太太还是说,人老了,都八九十了,拍了净不待见人。
我说:“你看看,多美!”
打开相机,让老人看我拍的这张图片。
老太太虽然不同意拍图片,但我感觉到,老太太看了我拍的图片,非常开心。
其实,老太太应该是根本看不清小小的卡片机里的小图的。
我说,我要把你的图片贴到网上,全国人民都可以看见。
老太太说,别贴我,老脏,净叫人家笑话。你拍那年轻妮儿们哪!
我说,我拍的重点,一是美女,二是老头儿老太太,三是小孩儿。
我说,你这张贴到网上,肯定有很多人喜欢。
我们的对话,几乎是在人来人往的河堤上大声喊出来的。
我的话,让四周的行人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说的这位老人,就是左侧的老太太。
农民的晚年,就是这样。
我很少进城,但我想,城里人的晚年,应该会比这个好看一些。
八十八,经历过一九三八年的黄河决堤。
八十八,经历过一九四二年的“光馑儿”。
八十八,经历过一九五八年的大灾荒。
八十八,经历过一九七五年的淮河决堤。
八十八,经历过一件件或载入史册或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经历的这些,不是家破,就是人亡。
过来了,您就是功臣。
历史的动荡,唯一的受害者,永远注定了是这些手足无措的无辜农民。
多灾多难的中原农民,在灾难中低垂着倔强的头颅,在难舍难弃的土地上继续默默耕耘。
任他雨打,任他风吹。
省市和平多不易。
历史不能再重演。
图二:这张图片,是跟着《许昌晨报》的吕超峰老师学的。
拍这张图片的前一天,吕老师带着十位《许昌晨报》周末摄友会的老师到了南坞村,我全程陪同。
拍图一直到了傍晚时分。
吕老师喊我,让我看一张他拍的图片。
图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但吕老师的有夕阳,水中有长长的倒影,又有动感的涟漪。
第二天,我找了这么个角度,依葫芦画瓢,弄了一张。
当然,跟吕老师的没法比的。
图三:看到这位美眉在给同行的朋友拍照,就偷拍她们。
被她们发现了。
这位美眉说,你给俺拍张合影吧!
我说中。
拍过了,她说我拍的好看。
忘了给她们说了句什么了,姑娘就说,你是专业的吧?
我说,我是个爱好者。
图四:她们留了邮箱,我给她们发过去了十来张图片,不知道收到没有。
图五:上树,俯瞰一下。
这是前几天拍的,这两天正是盛花期,最是好看的时候,只是,游人不如头三天这样火爆了。
图六:清流河生态休闲区入口处下路往东一百五十米,有一新开张的饭店,名曰“桃源”,环境卫生在俺这儿算是最好的了。
谁来,不妨来尝尝,价格不算贵。
图七:由于新开张,顾客又太多,连服务员也一时招不来,老板只好让自己的姑表亲戚之类的全上阵当了服务员。
图八:从中间往右:羊排、小葱荆芥、牛肉、莲菜、烧鸡、蒸菜。
烟是帝豪,俺许昌特产。这种黄帝豪,十元一包(有些地方卖九元),也有二十三十五十的,但在俺这农村只能买到十元的。
若是来玩的客人想抽好一点儿的,就在城里买红盒等其他颜色的。
图九:这是坐游船的码头。
这两天还好,不太挤,前几天,根本就排不上队。
图十:这哥们儿,是参加放松活动的。跟前一篇博文里戴墨镜的帅哥儿一个村子,都在外地拍电影。
这哥们儿跟吴奇隆合作过,吴奇隆是男一号,他是男二号。
在外闯荡有钱了,就愿意参与这些活动。
开幕式当天,他们一大群人放生鱼、龟、野鸡等数量可不少,竟买了几万元钱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