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盼了许多的时日。
终于二月二了。
南坞村古庙会,2011年3月4日的今晚,开始首场演出。
提前听说了。
说,来的是开封市豫剧团。
心里有点遗憾。
也觉得可以接受。
遗憾,是前年唱的,就是开封市豫剧团的戏。但我怀疑,那剧团不是正宗的开封市豫剧团。
可以接受,是因为前年的那个团,唱得也说得过去。
今晚,我值班。
锣鼓响起,心里有点着急。
想着,戏看不成,图片拍几张。
戏台,就在乡政府东侧五十米左右。
悄悄溜出乡政府,拍图去。
这一张,算是最清晰的一张了。
留意到了吗?
看看服装、腰带。
我要说的,就是从这腰带、服装开始。

图二:下午,远远看了一眼正在搭建的舞台。
心里一凉。
舞台的后遮阳布,很破旧。
难道,又是盗版的开封市豫剧团?
开封,在豫剧史上是什么?
圣地!
豫剧的根儿,在开封。
开封团再不济,也决不至落魄似乡野剧团。
晚上出来,到前台看戏拍图。
拍图,还是巴掌大的小佳能,只能往前靠。
舞台很低,我趴在台子上,用心地拍图。
离得近,看得清。
第一张图片中,喽啰兵的腰带斜扎,演出服没遮住伸出脖子的毛衣。
而这位女演员,服装明显不合体,且显得不大整齐。
堂堂的开封市豫剧团若是这种状态,我想,遍布中国十几个省市的豫剧团体,十之八九都去卖红薯干儿了。


图三:我不常看现场戏,但生在戏曲之乡的许昌,特别是鄢陵,我再不看,每年也能看上几场的。
不客气地说,这个团,鄢陵县豫剧一团都没法比。
我家是在鄢陵县只乐乡,那一带,我知道的常年坚持演出的有一定影响的剧团,有五个:
只乐乡顺羊村豫剧团(挂鄢陵县青年豫剧团的牌子)。
只乐乡后杜村豫剧团。
只乐乡后杜村曲剧团。
只乐乡河北谢村豫剧团。
只乐乡只乐村豫剧团。
我看过后杜村豫剧团和顺羊村豫剧团的戏。
这个所谓的”开封市豫剧团“,水平跟顺羊村豫剧团在一个档次。

图四:拍了大概有六七分钟,粗略看了一下,表演一般,年轻演员少,男演员少。
还有,表演不是特别卖力。
所以,基本可以断定,这不是正宗的开封市豫剧团。


图五:这一张,拍出来的效果算是还不错的。
现场的感觉,不如看图片。
不过,唱腔总体感觉还可以接受。
要是一张口,就是非常草台的感觉,我就不仅仅是失落了。
我会生气。
没来由地连续几天生气。
也许,头一场,主要演员没来。
盼望着明后天能有惊喜给我。

图六:看到舞台了吗?
舞台大小还可以。
只是,非常破旧。
前年来的,也是“开封市豫剧团”。
今年的“开封市豫剧团”,跟前年的长得不一样。
似乎,倒退了三十年。
前年来的“开封市豫剧团”,让我很是失望。
现在,看了这个剧团的舞台,我开始怀念前年的那个所谓的“开封市豫剧团”。
想起前些天,去屯沟村看戏,挂了个牌子:“漯河市豫剧一团”。我当时愣了半天,一说漯河,都是说漯河市豫剧团,没听说有一团二团啊!
为啥会有这么多剧团冒充名团的名号呢?
为啥文化部门不管管呢?
反过来说,我要感谢这些剧团。
为农民服务的,是他们。
河南省豫剧一团,河南省豫剧二团,河南省豫剧三团,河南省京剧团,河南省曲剧团,这些所谓的“省团”,俺农村人总是难得一见。
我翻阅鄢陵的一些有关书籍,发现名团演出在鄢陵的记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1986,河南省豫剧二团在鄢陵县只乐乡演出。
李斯忠老师来了,唐喜成老师来了。
两位大师级的名家,给农民唱戏。
二十五年前,鄢陵农民穷,刚吃饱肚子,没有余钱。
二十五年后,鄢陵农民富,种地打工,算是开始富裕了。
二十五年前,穷得要命的农民,能看到大师的演出。
二十五年后,拥有越来越多富人的鄢陵农民,看不到省团的戏了。
二十五年前,鄢陵农民能看大师的戏。
二十五年后,鄢陵农民看不到那些所谓的“国家一级演员”的戏。
二十五年前……
不说了,影响晚一会儿我的睡眠质量。
中国戏曲,在畸形发展。
农民,是戏曲的灵魂。
有些人,手一指,说,戏曲,你往那边走!
戏曲就跟着走。
走着走着,戏曲就觉得飘飘然了。
回首,看看清冷的乡野,没有点滴眷恋。
当戏曲冷眼看农民的时候,就是她走向死路的开始。
当戏曲都市化的时候,就是她暴毙的时刻。
与其如此,不如出场车祸,把豫剧直接碾成灵堂上的一张黑白相片。

图七:正准备走,又出来一位挂髯口的。
有拐回来拍了一张。
又爱又恨的豫剧。
爱吧,心里爱得难舍难弃。
恨吧,有时真想把她掐死。


图八:子夜时分,又从值班室跑出来了五六分钟,拍几张。
可能是折子戏,换戏了。

图九:我一直都纳闷儿,到底是哪儿的剧团。
舞台陈旧,服装不好,唱腔一般,表演浅薄,状态不佳。
还不如请鄢陵县豫剧一团(现在挂“河南省板车豫剧团”的牌子,其“板车精神”曾是全国文艺团体学习的典范)。
戏唱得好不好,我说了也不算,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吧?
这一组图片,是分两次拍的。
图一至图七,是八点多去的,那时,观众还有个四五百。
图八至图十,是十点多近子夜去的,这时,观众只剩下了三十多人。
我觉得,演员做到唱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应该自己躺床上不睡想点什么的。

图十:不敢看戏,还得回去值班。
爬到四楼,拍了一张远景。
远处大街亮灯的尽头,就是舞台所在地。
希望这篇博文别被领导看到,万一知道我擅离职守,会有不好的印象。
一般情况下,占永同志都是好同志。
董占永2011年3月5日零点50分于南坞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