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许昌县张潘镇,许昌本应最知名的古镇

(2010-08-28 21:57:35)
标签:

鄢陵

许昌

张潘

汉魏故城

曹操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乡村:许昌县张潘镇,许昌本应最知名的古镇
    图一:《许昌晨报》周末摄友会成立大会于今日在许昌电力宾馆召开,得到通知,心想,再大的事儿,也得放一边儿,一定要参加。既然去许昌,当然得有妻儿陪同。我开会,他们可以在城里逛逛。

    昨天下午,妻忙完学校的事儿,已是下午五点,骑上摩托,就往许昌赶。南坞村与周口市相邻,离许昌100里路程还多,打算是尽量往许昌、鄢陵交界的常寨村赶,到那儿,要能赶上往许昌的201公交,就不怕了,只要到许昌,找个旅社住下,不耽误今天准时参加会议。

    走了二十里,一看,不行了,太阳想下山,天也渐渐显出凉意,摩托上的儿子说冷。离常寨还有几十里路,到常寨应该赶不上最后一班公交了。

    好在,老家离常寨不远。就拐老家了。

    早上五点半,父亲喊我。连忙起床洗漱。妻在床上喊儿子起床,怎么喊,就是不醒。

    不醒,也得走。

    用毛毯包起儿子,天挺凉,妻穿有皮衣,我穿了父亲的外套。

    启动摩托,离开村子,穿过郁郁葱葱的玉米田和烟叶田,二十分钟,到了常寨村。

    把摩托寄存在路旁的农家(常寨村紧邻大道,又有许昌至鄢陵县张桥乡的公交,路旁几户人家都可以存车),坐上了到许昌的201公交,心情才放松一些。

    车至许昌县张潘镇,有短暂停留,我下车,拍了几张图片。

    头一张,从公交车旁经过的老人。


图片乡村:许昌县张潘镇,许昌本应最知名的古镇    图二:站在张潘十字街,往西拍。

    光说张潘二字,有点枯燥,来点儿我知道的:

    张潘,那可相当了不得。

    公元196年,曹操把困在洛阳快要饿死的汉献帝刘协接到了张潘镇古城村。

    当然,那时候古城村还不是一个小村落,那时的古城村一带,可是个城市:许县(不是现在的许昌,现在的许昌那时候叫颍阴县,跟许县不一回事儿)。其时,长安、洛阳俩曾经的首都都被日日不断的战火弄得七零八落,很不成样子,甚至,洛阳净剩下残垣断壁了。

    刘协到了许县,于是,许昌的辉煌就从那天开始了。

    许县像是中了千万大奖,身份瞬间来了的大转变,一下子由贫农变地主了。

    过几天,刘协吃饱了,也歇过来了,开始上班。

    头一件事儿,就是拿出公章,亲自盖了一个大红戳,下发了吸引了众多新闻媒体的最高通告性文件:

    《东汉王朝关于下发变更许县为许都及定都许都的决定的通知》(汉发【196】001号)。

    于是,许都就成了全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那可是大汉王朝唯一的首都。

    张潘这块儿地儿,那时可是天子脚下,鼻孔出口气儿都能让人感觉到富贵气息逼人。

    首都的帽子戴了了二十五年,时间也不算短。

    二十五年后,老曹死了,小曹考虑到刘协多年劳累,就让刘协往云台山修养几天。谁知道,云台山风景当时可能在全国也很火,刘协去了一看,有山有水儿,不比许昌,净是平原,也没啥看头儿(那时候还没建张公祠、关帝庙、春秋楼等景点)。刘协往焦作云台山一住,不愿回许昌上班了,招呼儿也不打。

    没法,刘协不干,小曹接着干。曹丕就当了皇帝。

    领导换了,国家也改改姓名,以前叫东汉,小曹的时候儿,就叫魏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当然得弄点儿跟上任领导不一样的东西呀!

    想来想去,也没啥新东西,小曹就说,把许都改个名儿吧!就叫许昌。

    改了名儿,小曹还嫌不过瘾,又说,换个首都吧!

    于是,一大班子人赶着驴车拉着办公桌儿往洛阳去了。

    许昌成了陪都——当然,陪都就没多大意思了。

    许昌当东汉的首都二十五年,当魏的首都一年。

    我就奇了怪:

    1986年许昌地区被瓜分,十七个县市被抢走了十二个,变成了四县一区,新规划时,咋会起个名字叫“魏都区”,分明应该叫“汉都区”嘛!

    不知道是那位高人给起的的名字。

    太激动,跑题了。拐回来。

    张潘因汉献帝张、潘二妃死后葬于此而得名。

    说点儿张潘镇的古迹:汉魏故城遗址、毓秀台、汉张公祠、愍帝陵、徐晃墓、郄虑墓、张潘二妃墓、汉墓群、三姓柏、邓艾庙、地震碑、关羽辞曹归刘碑等。

     这么多文物古迹,在全国、全省的知名度依然远远无法跟禹州市神垕镇相比,就是跟鄢陵县的陈化店镇和柏梁镇比,好像也不行。

    李亚市长(称呼得赶紧改,别让老百姓老是搁这儿等得着急)应该赶紧往这儿拨钱,把汉魏故城遗址弄得劲,张潘肯定大火特火。

    许昌人就不说了,外地朋友可以来看看,还是很有看头儿的。


图片乡村:许昌县张潘镇,许昌本应最知名的古镇   图三:卖熟牛肉的老人。


图片乡村:许昌县张潘镇,许昌本应最知名的古镇     图四:水果摊儿——镇上城管好像不管乱摆乱放占道经营。

图片乡村:许昌县张潘镇,许昌本应最知名的古镇     图五:豆腐。许昌到处都能见到的一种家常菜。


图片乡村:许昌县张潘镇,许昌本应最知名的古镇     图六:猪肉。肉皮上我看还盖了章,应该不会注射三聚氰胺。
  图片乡村:许昌县张潘镇,许昌本应最知名的古镇     图七:茄子很丰满,生意很单薄。

 
图片乡村:许昌县张潘镇,许昌本应最知名的古镇      图八:三轮车上的小姐弟。


图片乡村:许昌县张潘镇,许昌本应最知名的古镇     图九:推自行车的老人,衣服虽不是新的,穿得却很板正、干净。


图片乡村:许昌县张潘镇,许昌本应最知名的古镇     图十:公交要走了,赶紧上车,今天的任务不是拍张潘,而是到美丽的许昌参加一个魅力的大会。

    离许昌只有二十里路了。

    有点儿着急。

    想看看许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