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占永
董占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266
  • 关注人气:1,4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岭南无雪》序言《乡间的占永》

(2008-11-26 13:40:29)
标签:

打工文学

河南

许昌

鄢陵

岭南

中山

东莞

广东

出书

七里店

河街

渡头

分类: 长篇连载

 

    乡间的占永,正在叫作顺羊村的田野上弯着腰,汗流浃背地和父亲一起整理着他们种植的棉花。他刚从南方打工回来,两年里炫目的霓虹,如潮的人流,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让他感触颇多,最后,他又不得不回到生育他的那块土地。他根据那时的经历写了七八万字的回忆,取名《岭南无雪》,无雪的岭南让他亲切又伤感,近在眼前又十分遥远,他说,甘苦自知,以后的路还长,我会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眼见许多写书的人都找名人或领导题名写序,他却坚持要没有任何功名、一介布衣的我来写。此时,又近傍晚,要不了多久,他又会和父亲走在回村的暮色之中。
    大约五年前,占永还在这座城市的机电工程学校读书,当时,我主编的一份纯文学报《建安诗坛》发行于大中专院校,被他无意间看到,从此,便有了来往。他从学校来我的住所要步行四五里的路程,让我每有不安,他和他那些爱文学的同学却乐于与我交往。我和占永的属相一样为羊,我这只老羊六十又一,他二十四岁,我们是名副其实的忘年交。占永在生活的路上是艰难的,他在校期间,边打工边学习,他曾在这座城市卖过馒头,骑一辆破旧的人力三轮车下乡,到西郊七里店、河街一带乡间扯着喉咙叫卖,最远的一次竟到了飞机场西边很远的椹涧乡的一个小村。后来还给医药公司送过广告,走遍了这里的大街小巷,在老城,他曾被一条大狼狗追赶,在北郊部队对面一个家属院还曾被人当作小偷责问。从机电工程学校刚毕业时,他到火锅店打过小工,在酒店当过服务生,拿一点少得可怜的薪水——他当时的生活很窘迫,有时甚至还要靠同学、朋友的资助来勉强维持生计。
    去南方打工,是他和许多无背景同学毕业后的唯一选择。他先去了中山,在一个叫作“建达”的鞋厂打工,职责为保安,因有知识又操得起笔杆,故颇受器重,当保安队长,出版报,记考勤,干得辛勤而快乐。但未有多久,便因故离去,顶着烈日做了推销热水器的工作,其间辛苦、劳累、饥饿、奔波难以想象。为生计,他还去过私企书店,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稍有平静的日子。
    占永是一个善良而虔诚的人,在两年的打工生活里,他学到了课本里没有的课程,那就是都市的生活和都市人的万象世态,是别于乡间和校园的真实体验。他和他的同学看到了城市里忙碌的警察,飞跑的车轮,也看到城市里数不清的高楼、舞厅、发廊、不夜的酒店和千金一掷的情景,大城市的美被那些来自无名乡村、无名小镇的姑娘小伙追随,而贫穷,仍裹在他们身上。
    占永是诗意般生活的人,他在广东时,几乎不断与我通话,把自己的感受或想说的话讲给我听,他天天写日记,把那座城市太多的沉重,容纳不下的喧嚣都写了进去。在这本薄薄的书里,作者平静的诉说,使人感到为诗为文之人的脆弱和沉重,也感到世风给人以快乐亦给人以无奈,对于诗人和作家更是如此。但我们在日出日落里活着并行进着,是生活和世风让我们成熟起来并走进了占永的笔下。
    这座城市之西的机电工程学校,文风极浓,若干年前曾在《建安诗坛》上开过文学作品专版。如今,那些学子们已劳燕分飞在天南海北,他们带着对文学的挚爱溶入茫茫人海,让人欣喜的是,这是占永所在学校毕业生中出版的第一本书,作为他的文友诗友,我真为他高兴。占永有作品问世,首先感谢生活给他的机遇,虽然他对自己的作品感到不足之处颇多,谁也不会责怪他诚实而平静的诉说。
    占永又回到养育他的那块土地,每天在那块土地上施肥,浇水,辛勤劳作。去年,他把自己种的西瓜拉进这座城市来卖,见他因烈日的暴晒而黑了许多,这是一个与土地结为骨肉至亲的青年作家。
    占永,与文学相伴,继续走下去。
           
                            2003年5月7日  时蝉鸣声声

    (徐鸿喜,河南许昌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原许昌市作家协会理事,《建安诗坛》主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