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辫子村姑的青春年华 (张玉真口述 董占永整理 )

(2008-09-25 20:49:42)
标签:

大辫子

村姑

青春年华

棉田

董占永

文化

分类: 随笔散文

    30年前的农民很穷,也很单纯。正如当时姑娘们的麻花辫一样朴实无华。
    1975
年,我是鄢陵县河张大队的一名社员,刚刚18岁,照片中左边第二个就是我。我们10个姐妹与其他社员的分工不同,主要负责30亩棉田的活儿,别的事情不管。每天早上队长一敲钟,全体社员就到他家门口集合,队长一分活儿,大家就领了农具一起上工。我们十姐妹中,照片中左五的大眼睛秋玲姐任技术员,因为她对棉田管理比较精通。到了棉田,技术员再详细分工,大家或喷洒农药,或打棉花杈儿……一起动手,谁也不偷懒。那时我很能干,一天能挣9分,是个全劳力,队长和乡亲们都很喜欢我。
    
我们10个姐妹关系很好,极少争吵。每次只乐公社召开万人大会,我们都要携手同去。1975年秋天,照片中右一的月红大姐要嫁给一个小木匠了,我们就在棉田里照了这张照片。
    1975
年冬天,二舅受人之托来给我提亲。见面那天,前来相亲的小伙子穿了一件草绿褂子,又肥又大,衬得人又瘦又小。他坐在那里很紧张,半天才说了一句:我叫合明,大哥叫海明,二哥叫广明……”我没相中他。后来,我娘又托人打听,熟悉他的人说他是个老实人,我也就同意了。5年后的腊八节,他骑了辆自行车把我接到了他家,我成了顺羊大队的媳妇。
    1981
年,我们有了自己的土地,加上风调雨顺,又有了化肥,粮食大丰收,顿顿都能吃上白面馍。为了有个好兆头,我们给新生的儿子取名叫天亮。
    
现在,我们家搬进了新楼房,买了29英寸的大彩电,装了电话,用上了手机,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照片中的姐妹们大都嫁到了只乐乡一带,离我家不远,但却很少见面,想必她们都已当了奶奶、姥姥吧!我想念她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