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虚幻构筑梦想——关于“冬天里的童话”
(2008-09-25 19:55:33)
标签:
童话文友网络写手伊麦尔梦想许昌文化 |
分类: 随笔散文 |
与“童话”相识,是在一九九九年。那年,在某文学刊物帮忙的我,骑辆自行车,把报纸送到了“童话”所在的学校。在三楼,与“童话”说了一句或是两句话,便匆匆告辞。这是第一次会面,模样已是模糊了,只记得是个挺活泼的时尚小女生。后来说起第一次见面,直言不讳的“童话”说我“廋、矮、没气质”。两年后,身在东莞的我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了半天,我才闹清她是谁。两年未曾联系,她通过许昌的文友找到了我的电话。刚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她,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再联系,常是她来电话,她说她工资比我高,不让我多花电话费。
也许,女孩子都是天真的,到了成熟的季节,却依然坚信现实中有着与“童话”中一样的一切。随后的几年里,电话中常有她开心的笑声,也有她迷茫的疑问。哭过,笑过,“童话”一步步踉跄走过。
童话是善良的。那一年,全国正闹“非典”,我开始忙着整理出版我的第一本书,却为巨额的出版费用而苦恼,体验了人情冷暖。不曾想,只在四年前见过一次面的“童话”得知情况后,当即寄来了她的资助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就在前几天,她的父亲和老祖母的病,在许昌一医院检查,她忙得不可开交。照顾病号的间隙,她还给我打来电话,问我的书还存有多少,多的话她可以利用公司的一套系统把我的书在全国几个大网站宣传一下。书虽已卖完,但她的关心还是让我很感动。
“童话”是无心的,被人误会过,无法解释,她内心又会有多痛苦。她一个人,孤独地在珠海漂泊,忙完工作,就写自己的博客。她说她已经习惯了躲过白日的喧嚣,夜深时,听着古筝曲,在自己的博客世界游荡,偶尔,也会上网聊天。她这几篇文章,也是从博客上摘录的。有读者评论,说其文不过是“小女生伤感心情”,但我还是坚持用了她的稿子。因为,在她伤感的笔调背后,是一颗童真、善良、真诚的心。经历了许多风雨,童话应该已经长大、成熟,但成熟不应等于灰心。“童话”是个坚强的女孩,心中应该永远有梦,但梦想不应用博客构筑,也不应沉湎于网络世界聊以自慰,要追回自己的梦想,还要从虚幻世界走出来。
客居异乡,你要多珍重,多珍重啊!
(此文原刊发于2007年8月7日《花都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