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铅对人体的危害
铅对人体的危害包括七个方面:
血液系统。铅毒性作用的主要危害是干扰造血系统血红素的合成,使血红蛋白降低,出现贫血。
神经系统。过量的铅吸收可使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受损,引起中毒性脑病和周围神经病。并可见有脑水肿及脑血管变化。对儿童主要是损伤学习记忆功能。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铅暴露可引起儿童记忆及认知障碍,
血铅水平每升高10μg/dl.儿童智商IQ下降6~7分。海马区是中枢神经学习记忆的重要核团,锌在维持海马突触功能中起重要作用。铅可能在海马区与锌竞争或替换锌或干扰锌的神经生理作用而干扰海马的功能,引起记忆力损伤。
心血管系统。机体过量的铅负荷可以起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变、血压升高等。
生殖系统。会造成睾丸的退行性损伤、影响精子的生长发育。女性经常接触铅者,会引起流产、死胎等。
免疫系统。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升高。铅还抑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吞噬细胞功能。
内分泌。铅能直接抑制人体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释放。并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这些内分泌变化可能与铅毒性引起身材矮小有关。
骨代谢。铅能抑制儿童体格发育,可导致骨骼发育畸形。
二、锌对铅的毒性具有保护作用
统计结果表明,缺锌儿童约有1/3伴有铅吸收,而发锌正常儿童只有7.1%有铅吸收。铅吸收组发锌平均值低于正常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铅吸收组有74.3%伴有低发锌,远高于正常组。这些数据表明缺锌儿童对铅更具有易感性。
锌对铅的毒性保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锌抑制铅的吸收。低锌或缺乏锌的膳食会增加铅的吸收和组织中铅含量。锌可以延缓大脑中铅的蓄积。
锌对铅毒性的抑制和解毒作用。铅影响金属酶反应体系,使金属酶失去活性,从而影响很多正常的生理反应。而锌可以拮抗铅对酶的抑制作用,从而解除铅的毒性。另一方面,锌还可以诱导金属硫蛋白(MT)的合成,MT富含半胱氨酸残基能结合多种重金属离子,对重金属具有解毒作用。当人体锌摄入量增多时,可以诱发产生大量的Zn-MT,利于铅的排出。
锌保护肝脏的解毒功能。缺锌影响了肝脏等解毒机制中某些酶或蛋白的形成,降低了肝脏降解、转化毒物的功能。而服用锌制剂可以保护肝脏的解毒功能。
参考文献
1、 杨无敌。微量元素与健康,科学出版社。
2、 曾隆强等。儿童铅吸收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