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日月经天
日月经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03
  • 关注人气:7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破《菜根谭》:红尘深处的天心慧眼(第二百零八夜)

(2012-04-12 13:00:41)
标签:

杂谈

第二百零八夜

 

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工。

 

日月译解

 

一个宴饮作乐过多的人家,不是好人家。

一个喜好声色之娱的文人,不是好文人。

一个看重名誉地位的官员,不是好官员。

 

日月评谭

 

一户人家能够经常摆酒设宴寻欢作乐的,必定是小康或者富贵之家。偶尔设设家宴招待宾朋或同僚,是一种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劳逸结合的需要,也是人生快乐的需要。但如果家里总是弦歌不绝酒宴不断,就有问题了。一是,过多饮宴,有奢靡颓废、贪图享乐之嫌;第二,过多饮宴,有结交酒肉朋友、拉帮结派之嫌;第三,过多饮宴,没有时间读书养静,因此学问修养有逐渐荒疏之嫌。所以,这样的家庭文化,是颓靡堕落的文化,是世故庸俗的文化,是浅薄喧闹的文化,对家庭成员和子孙来说,影响是负面的。富贵之家,当然有意气风发之士,但更多的是纨绔子弟,于此不无关联。

 

年轻人,读书人,喜欢流行歌舞、向往花柳繁华,是少年心性,是文人风雅,不难索解。但如果沉溺其中,操练过度,日日花街柳巷,酒吧夜店,成为难以自拔的习性,那就不是好事了。第一,算是不务正业,必定影响学业功名;第二,沉溺声色,必定有损自己的品格声誉;第三,不利于修心养性,从而更加迷失自己的本心;第四,带坏社会风气。所以,好听的,好看的,好玩的,不可不听,不可不看,不可不玩,但一定要适可而止。杜牧,大唐才子,年轻时在扬州为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帐下做幕僚,经常出入青楼之地,花酒流连,宿醉不归,乃至上级牛僧孺不放心,暗中派人予以保护。杜牧任满回京前夕,牛僧孺设宴欢送,并且取出手下发回的满满一箧平安帖给他看,规劝他不要“风情不节”,杜牧见了,颇为羞惭。北宋王安石,与杜牧完全相反,他年轻时在地方上为官,上班时经常脸色蜡黄,好像萎靡不振的样子,他的上级从爱护他的角度考虑,派人去跟踪调查他是不是晚上花酒风流去了,好掌握证据及时规劝。调查了好几日,结果发现他根本没有去风流,而是整宿整宿在读书。浪漫的杜牧,政治上没有多大作为,倒是文学史上以风流浪漫著称,正所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而志念纯一发奋读书的王安石,最后做到宰相,尽管他的变法没有成功。

 

谭主所处中晚明时期,由于朝政荒疏,纲纪废弛,整个社会道德滑坡、享乐主义盛行,文人群体中不少人在社会风习的影响下,沉迷于感官之乐,过着荒唐、放纵的生活。文人李卓吾经常出入于孀妇卧室,大白天公然挟妓同浴;写过《娑罗馆清言》的才子屠隆,因为生活过于放荡,结果染上梅毒,全身溃烂而死。而另类的是,大文豪汤显祖居然为屠隆的性病吟诗十首,誉之为“情寄之疡”;性灵派文人袁宏道极赞人生“五快活”: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一快活也;堂前度曲,宾客满席,男女交舄,烛气熏天,珠翠委地,皓魄入帐,花影流衣,二快活也;箧中藏万卷书,书皆珍异,宅畔置一馆,馆中约真正同心友十余人,人中立一识见极高,如司马迁、罗贯中、关汉卿为主,分曹部署,各成一书,远文唐酸儒之陋,近完一代未竟之篇,三快活也;千金买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数人,游闲数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将至,四快活也;然人生受用至此,不及十年,家资田产荡尽矣,然后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五快活也。晚明张岱更是直言不讳声称自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晚明文人放纵风习,于此可见一斑。

 

官场本来就是名利场,鲜有做官不追求名位权势的。但如做官一心只为了升官,只是为了名位权势,那就不对了。从道义上讲,这是背离了国家选官设制的初衷,也背离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信条,用句现代人的话来说,就会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从道德上来讲,为人要有正气,正如孟子讲“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为官要有正义,正如有位清官所说的那样: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明代中晚期,严嵩、魏忠贤等得势,许多官员为了功名利禄,趋炎附势,卖身投靠,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不讲道义,不顾廉耻,丧失良知,做出了许多令人不齿的事情,结果靠山倒台之后,一网打尽,一个个受到牵连,名位不保,甚至头颅不保。争名于朝,只管顶戴加身。风云变幻,岂知官场险恶。所以另一条菜根说: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明代中晚期,富贵之家喜好宴饮,文人士热衷声色,官员看重权势名位,是时代通病,活脱脱一副末世狂欢景象。菜根谭主发出“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士”的喟叹,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当前,我们的官员据说大部分时间都在酒宴之上盘桓,我们的歌厅酒楼大众传媒无不弥漫着一种“娱乐至死”的气息,我们的官场风气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据说比历代也好不了多少,看来,也是时代通病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