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洗脑之收获(五)

(2018-09-11 08:23:46)
分类: 教育及诗

洗脑之收获(五)

2010-07-13 16:36:11|  分类: 默认分类

林科老师做了《当代学生的特殊问题及对策》专题报告。

下面为学习内容整理:

(五)、家长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吸引孩子,让孩子信服于自己,从而让孩子听从于家长的帮助教育。

1、家长为什么要不断学习?

老师是有分工的,而我们的家长是“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孩子在幼儿园时代问“什么?什么?”的时候,家长就要教育孩子,孩子到了小学校时代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时候也是家长在教育他们,孩子到了中学时间“为什么?为什么?”的时候还是家长教育他们。所以,家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与孩子一起成长,才能完成好哺育孩子这一项伟大而繁重的任务。那么怎样的家长才算是合格的家长呢?第一,有现代的教育观念;第二,有科学的教育方法;第三,有健康的心理;第四,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比如有的孩子爱欺负人,动不动就打同学,爱管闲事,老师批评他,家长也批评他。打人有不对的地方,但是也有好的一面,只是我们没有看到。他欺负人说明他想当领导,想管人家,我们就应该把他想当领导的意识保留住,不能一概否定。

有的孩子爱顶嘴,家长很头疼,老师也不喜欢。爱顶嘴,说明他反应快,说明他的思维跟得上你的思路,甚至超越你的思维,他跟你顶嘴,说明他有思想.思维敏捷,也不应该给予抑制。

有的孩子很内向。跟这个同学玩不来。跟那个朋友也玩不来,家长也着急,老师也说,你的性格怎么这么古怪?这样对待内向的孩子也不完全对。内向、性格古怪的孩子有可能是天才,他有一怪就必有一绝,将来有可能是证券高手,或是电脑高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搞证券的人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想的都跟大家一样,哪赚得到钱!比尔.盖茨性格就比较内向,在中学时代很少跟同学一起玩,整天闷头玩电脑,他成了世界首富。

2、教育方法和表达的方式非常重要。

在我们学校也碰到过这种很难对付的事,学生迷恋通俗歌曲,迷恋歌星,天天唱悲哀的歌,唱那些爱得死去活来的歌,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也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办法去说服学生。

张国荣跳楼以后,我就在思考,我想,怎么这么多唱通俗歌曲的人跳楼的跳楼,死的死呢?陈宝莲跳楼了,张国荣也跳楼了,邓丽君死了,梅艳芳死了,陈百强死了,罗文也死了,都是在四十来岁。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因为通俗歌普遍情调悲哀的比较多,歌手们要赢得观众的掌声,就要用心去唱。这样这些明星天天唱,就天天悲哀,天天忧伤,天天迷惘,把心肌给唱伤了,把心胸给唱狭隘了,得了严重的抑郁症,碰到一点事就想不通.嘣,就跳楼了。他们都是亿万富翁啊,说跳就跳了。邓丽君可是十几个亿的身价的明星,就是一个哮喘病竟然治不好,有什么道理?我们学校有个团支部书记也有哮喘病,每次一发作吃两片药就好了,而邓丽君什么药对地都不起作用。梅艳芳不就是子宫瘤吗,动个手术不就好了,她为什么治不好?因为她把心肌唱伤了,什么药物、动手术对他们都没用了。而我们许多著名的唱民歌的歌唱家,像郭兰英等,唱“一条大河多宽广”,全部是积极向上的歌曲,一唱唱到90岁,现在还在唱。

这些道理学生都很认同,他们感觉是不能再唱这种歌了,纷纷要求学校多买些快乐的歌来播放。他们都知道太悲哀了死得早,划不来。这样就对了,学生一定要高兴快乐,才有智慧,成天愁眉苦脸,聪明才智从哪里来,自信从哪里来啊?

我还讲了一个雕刻家的故事给学生听:一个男孩子长得很酷,帅呆了,大学毕业后专搞雕刻,结果雕了三年以后,越长越丑,他拿了张原来的照片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您看,我原来长这么漂亮,怎么现在变得这么丑了?“心理医生问他:  ”你做什么工作的?”他说:  “我学雕刻专业的,我天天雕刻。”医生问:  ”你雕什么?”他说:  “我专门雕魔鬼。”他天天雕地狱里的魔鬼 ”哎呀,怪不得了!”医生说,  “你天天雕鬼就天天想着那些鬼,天天想着鬼,所以人就长得跟鬼一样嘛。今后你不要雕鬼了.你雕菩萨吧,保证你能长好!”他听医生的话,雕了三年菩萨,样子果真又长好了。

这是有道理的:相由心生。人心里老想着什么东西,就变成什么样子。夫妻俩口子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就有夫妻相也是这个道理。我认为二十岁以前的长相是爹妈给的,二十岁以后是靠自己修炼得来的。所以,你想长得漂亮,就要快乐。

第二你从小要培养小孩学会控制自己,告诉小孩:聪明的人不一定都能成功,有聪明才智又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人将来一定能成功。

3、教会孩子增强自制力。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案例:有位美国专家用二十年时间做了一个实验。二十年前,他找了10个四岁的小孩,把他们集中在一个房间里,发给每个小孩两颗糖,然后跟他们说:  “叔叔出去一会儿再回来,如果我没有回来之前,哪个小朋友吃掉这两颗糖,我回来就不再给他糖了;如果你没有吃掉这两颗糖,那么我回来时就再奖励两颗糖给你。”说完他就出去了。半小时候,他回来了,看到有的小孩已经把糖吃掉了;有的很想吃,口水都流出来了,可是还是忍住没吃;有的小孩安静地坐在那里.耐心地等待他的回来,得到了奖励的另外两颗糖。二十年后,他考察了这些孩子后发现:当年坐在那里耐心等待的小孩事业都成功了,而把糖吃掉的小孩几乎都没有成功.因为他们的控制力很差。

 

 

2010-07-15 16:20

素心如兰

我不同意楼下说的,老师举的例子我觉得还是比较典型的

2011-02-26 18:38

 茶香悠悠 回复 素心如兰

呵呵,反正各取所需!

2011-02-27 20:39

素心如兰 回复  茶香悠悠

是的,各取所需

2010-07-15 14:11

怡雪幽兰

我感觉这样结合事例演讲的方式很好,很有说服力.如果孩子们有这样的老师来教,不成才也会成为有志向的人.无论的他讲的东西是陈旧也好;是创新也罢!总之,能够鼓舞士气就好!

2011-02-26 18:39

 茶香悠悠 回复 怡雪幽兰

我觉得还是很受益的!

2010-07-13 17:26

阿德

呵呵,看来这个林科老师没有真才实学的,只会卖弄,巧舌如簧而已,不看好。-----个人观点,与悠悠无关。

2010-07-13 23:14

湘云 回复 阿德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没有什么新的东西,把别人的故事拿来将,很多是不真实的,如雕魔鬼的故事,或者给学生设陷阱,如染发的故事,不过他是一个善于整合的人。

2010-07-15 12:52

 茶香悠悠 回复 阿德

阿德不知道,他们是个教育研究所,也有自己的学生,他们用的事例是每个演讲者都用的,其实林科只是传递而已。我觉得比上午那个纯理论的讲解有意思,那太理论得无趣了,听不进去,也就更不可能有收获。谢谢阿德给我的启示,我会更有自己的主见的。

2010-07-15 14:07

阿德 回复  茶香悠悠

呵呵,这种机构现在太多了,什么都挂个研究所,其实都是研究如何挣钱。但反正不是自已掏钱,听听也好嘛,比如听说戏的。

2010-07-15 14:23

 茶香悠悠 回复 阿德

阿德这回错啦,他们的全部演讲都是免费的,呵呵,没想到吧?只是我们的培训费还照交。

2010-07-15 16:59

阿德 回复  茶香悠悠

啊,天下竟有免费的午餐?我也尝去。

2010-07-13 17:10

毛毛

拜读了,你是老师?

2010-07-13 17:11

 茶香悠悠 回复 毛毛

毛毛太不关心朋友了嘛,今天才知道啊?

夏安!

2010-07-13 17:10

毛毛

哈哈!荣幸!!沙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