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喜教授:慢性肾炎不等于慢性的肾炎

标签:
健康 |
本期开讲嘉宾:赵进喜,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糖尿病肾病重点研究室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委。
【慢性肾炎】
相对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多发于中老年人。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以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慢性肾炎的辅助检查有: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
尿异常是慢性肾炎的基本标志。蛋白尿是诊断慢性肾炎的主要依据,尿蛋白一般在1~3g/d,尿沉渣可见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多数可有镜下血尿、少数病人可有间发性肉眼血尿。
肌酐,是肾功能里最重要、最稳定、最中心的一个标志性指标。
慢性肾炎如果不积极治疗,很有可能导致尿毒症,最终导致肾衰。
慢性肾炎的病人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指标能够得到改善,有一部分病人的肾功能也可以从肌酐指标上恢复正常。
中医在治疗肾病采用三维护肾的思路:上下同治,内外同治,前后同治。其中的上下同治就是肺肾同治;内外同治就是既治疗脏腑疾病又关注皮肤、关节的病变;前后同治实际上体现了脾肾同治的思路。
慢性肾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首先不要疲劳过度;其次要预防感冒;第三,饮食上要保证优质低蛋白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