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石,海拔约800米,密林幽谷,游人罕至,出处无考,纯由野爬崂山的驴友发现。发财石原称棺材石,棺材石有两块,相距几射之远近,一块在青松山坡上,是天棺石,也像古代的棺椁之椁。另一块在落叶松林中,是地棺石,侧后看有石棺盖,似有神人仙客的魂魄居住在内。棺材与官财谐音,《周公解梦》说,梦见棺材预兆要发财,有财运。后来竹竿队出召集帖子,就叫发财石了。
初次组队去棺材石,是2009年正月初五。之后,两石合称发财石,每年组队去几次,大多是在冬春有雪时,可能在洁白如梦的雪天雪地,才有通天达地的梦幻感觉。古人云,人生如梦。后生说,梦如人生。其实梦和现实,是两种不同的时空线索,有时梦也真切,有时现实也虚幻。往常去发财石,是从二龙山沿晓望河上行到发财石,这次从仰口经引点到发财石,以前没走过。
头一回走的线路,心中不免忐忑,虽然引点至发财石算是半生疏的线路,内心仍然有些激动。盼望着,周六爬山的日子来了,晴天,寒冷,四十多位队员报名。上午七点半在宁夏路竹竿户外集合,两辆包车,前一辆坐满山友先行。我在后一辆车上,多停留几分钟,等到两位报名队员,高山流水和绅士山东,一位是古典诗人,一位是驴界摄影家。
不想,因气温骤降,所乘包车所用的零号柴油受冻,发动机供不上油,隔一会才慢行百十米,途经加油站,也没有负十号油。前车电话问到哪里了,后车笑说,爬呀爬,趴在银川西路上了。几十分钟后再问,又答,爬呀爬,趴在辽阳东路上了。没办法,前车至仰口后,返回接后车队员,期间后车两位女队员耐不住,下车乘公交车去了。
到仰口山下时是上午九点五十五分左右,比平时晚到近一个半小时。开始和前队约在庙岭口会合,又改为苗岭林场,最后改在长坂坡。十一点至庙岭口,后队十六位队员,其中一位身着蓝衣的女队员有些面生,在庙岭口等候几分钟,还没上来,之前离庙岭口几百米远还看到她。天寒,风冷,几位体能好的女队员先往长坂坡赶去,我在庙岭口等候,又担心其他几位队员在前面路口迷路。
约十一点十分,过苗岭林场石屋,继续赶行,估计前车队员已到长坂坡,穿山鼠给我电话时是十一点十六分,我说离石嶂庵还有十多分钟,半小时内到长坂坡。很佩服后队几位女队员,一路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蓝衣女子过庙岭口后不再叫苦,问她背包里有何重物要帮忙,婉言谢拒。
石嶂庵是崂山最小的庵,为几位身旁几位队友拍照,然后飞步向长坂坡奔去。老远,听见长坂坡上欢声笑语,从石嶂庵到长坂坡,疾行约八分钟,见长坂坡上散站的队友,相互欢呼。全队在长坂坡合影,数位男队员,摆出我军航空母舰战机导引员的身姿,左手靠腰后,右手伸展向前,高喊起飞,几位队员呼啸而过,叫好声如潮。之后我和几位队员,也在长坂坡模仿了我军战机导引员的身姿。
引点,是苗岭林场与北滑流口之间的一个三岔路口,准确说在三岔路口近旁,苗岭林场是D点,引点是C点,B点在引点与白龙洞之间一处高地。引点海拔750米,我与后队到引点的时间,是中午十二点零一分,才看见积雪不久就到了。从三岔路口右拐,穿密林,约几分钟,至路口左拐,约半分钟见路口再左拐,上山坡,踏残雪,约十几分钟,左面看数峰耸立,崒若悬岸,感觉是地图上的三个人崮子,右面看高峰雄浑,巍然矗立,感觉是地图上的中心崮。
穿越三个人崮子和中心崮,遇一队陌生山友在路边午餐,大约二十人,近旁有几个较大的山洞,即使遇雨也不怕淋了。下午一点五十五分,过一积雪山谷,陡坡有雪,路滑,耐心等候后队,主要是担心体能有些透支的几位女队员。过山谷左拐,我越过后队探行,见司令、老兵、蘑菇在前面,赶过去接替等候。山坡路旁有一道石梁,积雪较厚,远处有一个巨型卧石,有头有尾,感觉像个大山猫什么的崂山灵兽。
后队中,有五人走得较慢,我和几位体能好的男队员一路随行照顾。下午一点二十五分,后队至地棺石,空中飘下零星雪花,以为下雪了,后队一位队友在路旁拍照,说那不是雪,是风刮的雾凇。近看地棺石,确有一些神秘诡异之感,尤其是在雪天雪地里,墨松瓠落,冬雪映映,紫气东来,灵石坦坦。返回岔路口,左拐上行几分钟,至天棺石眺看处,远望天棺石,坡上青松苍绿,坡下雾凇亮银,金枝玉叶,奕奕璀璨。
赶行约半小时,过石门峰一侧,踏积雪,下陡坡,至河谷午餐地。午餐约一个小时,赶行下山,只身到碧月潭观览,再等候后队两位女队员,经飞碟石、木栈道下山,过晓望水库、塘子观至景区外停车场,时间已是傍晚五点,冬短,五点时天色已然渐黑,计算一路赶行,假设包车顺利,最快也是下午四点下山,如前所料,线路有点长,但,好奇是最大的动力,野爬也如此,喟然而叹。
发财石,好运石,纯洁石,幸福石。冬山幽谷,在小雪和大雪节气日之间,我和众山友从仰口、引点至发财石,古老的风景,幻动的光影,看冬天的山水,体会梦境的邂逅。古仁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忽想,有道之财得之曰发财,无道之财得之曰害财,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人生来去了然无痕。把一盏千秋饮,看一眼千秋雪,引点是一个平常之处,发财石也有平常之心,忽然一只梦中的飞鸟,洁白的羽毛,璀璨的眼神,飞去,飞来,归于山水自然。
2012/12/0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