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之恋
“世界之外,别有世界,山川之外,另有山川。”今年五月,诗友寄来几本刚在美国出版的诗集,中英文双语版的《诗天空当代华语诗选》,诗集精选了2005年至2006年刊发于《诗天空双语季刊》上的三十位海内外华语诗人的中文诗作及英文译本,我的几首诗作也荣幸入选。五月五日,中国新闻社发布了相关电讯,多家门户网站随后转载。诗友给我电邮说,荷兰莱顿大学图书馆第一时间汇款来订购诗集,诗友说诗集每本定价35美元,我也没问定价是怎么算出来的。
这是迄今所有出版合集中,选入我作品最多的一次。在我的几首入选诗作中,两首是一九八八年的作品,两首是七年前的作品,其余是十五年前的,都是第一次正式出版,也是我自认为的代表诗作。人生能有几个十五年呢,可是历史却有无数的十五年,有时对历史来说的一个瞬间,对一个人来说,却是半世的青春了。
年青时我对诗歌有一种近乎疯狂的迷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宿命,如果有宿命的话。记不清我写第一首诗的准确时间,大约是在刚上大学时,那时我们大学有各种业余兴趣小组,有文学类、书画类、体育类、数理类等等,我写了一首长诗,参加了大学里的学生诗社,开始自学着写诗。后来有的诗作在校内的刊物发表,有油印的也有铅印的。第一次正式发表诗歌,是在一九八六年的《厦门文学》,记得那首诗的题目叫《往前走》,只是那本杂志现在已经丢失了。当时《厦门文学》的责任编辑黄后楼先生给我写了一封信,内容感人,字体端庄,那是我看到的最优雅最端庄的钢笔小楷,可惜那封信后来也丢失了。我和黄先生从未谋面,当时也不了解他的情况,很多年后我向一位诗友问起过他,诗友对他的评价很高。
后来我参与了学生诗社的编辑工作,毕业前后,有几篇诗作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在大学里,有几位著名教授被我们聘请为诗社顾问,他们对我们这些写诗人垂爱有加,只是那时我像个未懂事的孩子,少年意气,自我封闭,错过很多向顾问们请教的机会,也没有专门拜师学艺,所以很多年来,我的诗歌看上去还是有些另类,现在想来,多有扼腕之惜。经常梦回校园,懵懵憧憧中,梦中只见人去楼空的校舍和片段组合的风景,那些曾经熟悉或者初识的音容,已不知藏到了哪里。
也许是独来独往的思绪已经习惯,也许是,在人写诗时诗也写人。大多时候,那些片段诗学的倒影也成了我的倒影,只是我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把诗歌过分理想化,不但看不上一般的诗歌,连自己也写不出更多的诗句了。相思而不能相遇,这样的煎熬是很痛苦的,那么,就不如相忘吧,淡忘了诗歌,淡忘了文学,有一段时间,甚至想到写字,就感到脑袋发木。那时,我迷上了三国类电子游戏,大约九年前,我家买了台电脑,我第一想到的是怎么找些三国游戏的光盘来,直到现在,我也没有系统整理过旧作,只是选了十几首诗,将它们发在两个专业网站上。一九九二年冬天,一位青岛的诗友提醒我,将几首近作寄给《黄河诗报》的桑恒昌先生,随后我的两首诗作在《黄河诗报》的《齐鲁雄风》专栏发表,当时用的是笔名。时至今日,我和桑先生也未曾谋面,但在心中,一直感谢他对拙作的理解和厚爱。
难以想象,一个曾对诗歌如此痴迷的曾经的所谓校园诗人,竟在一九九二年夏秋至一九九九年夏秋间未写过一句诗歌,只是过去写下的诗句常常闪进我的脑海,上下跳动,挥之不去,我只好在心里再默念几遍,就像一个上了烟瘾的人,突然吸上几口虚无的香烟。现在想来,这也许是种孤独的病态,可惜那时没有心理医生,否则我一定会去找一位会写诗的心理医生,帮我好好诊断一下。记得上大学时,诗社有位经济系诗友,他对白朗宁夫人的诗歌有了深度迷恋,常常夜不能眠,白天难以集中精力,已经严重影响到学业。那时我和另一位诗社的负责人,连续几个彻夜陪着他分析问题,也分析有关的诗歌,在校园里的芙蓉湖边,留下了我们无数的脚印。多天后他的情况完全好转,后来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去了一家知名的单位,现在想来有二十年了,他的模样我也忘了。想不到后来我也出现了类似问题,虽然没有影响到别人什么,却使自己的时间放慢了脚步,再回首相看,不知那是幸事还是憾事,或许,这也是宿命吧。
后来,我对诗歌的理解有了变化,差不多一首诗,只要有典雅的形式,那怕只有一句话让我感觉到诗意,我就认为是一首好诗了。虽然我不知道一位曾经写过诗的人,现在还能不能再是一位诗人。
两年前,一个很偶然的记会,我联系到远在美国的大学时的诗友,难得她还在写诗,而且诗歌写得很好,依然对诗歌充满热情,创办了全球首家中英文诗歌网站,网站被列入美国、荷兰、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知名大学中国文学研究名录,连我这久不写诗的人,也被感动了。后来我在青岛新闻网社区,请到从美国归来的姜先生,他是位英语大家,收到我的邮件后,连夜为我译好两首诗歌,发到美国后,译诗质量受到《诗天空双语季刊》特邀美国教授的好评,随后我的几首代表诗作,又由姜先生译为英文,先发表在诗天空网站,今年又在美国正式出版,算是对多年来孤独惆怅的诗歌情缘,一种最好的安慰。
月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是中国的诗人节,阳历今年的五月五日,中新社发布了诗集出版的电讯,虽然今年我还没写过一首诗歌,但我的内心,和那千言万语难以言表的诗歌情缘,是灵犀相通的。五月之恋,让这美好幸福的感觉,慢一些,再慢一些吧。
2007、05、27 于青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