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游山》
(2024-05-21 13:11:50)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原创诗词杂谈 |
分类: 诗集 |
山溪石罅冰清酒,
听松独弈忿春秋。
一曲新词歌红袖,
不作疯魔唱不休。
释义:暑热焦烦,宜远游山峪清流野放身心。听山风撼树、松涛作歌,人的思绪就无端的行走、游弋、飘飞了。想起曾经想破脑
袋也解不开的棋招,想起无心而就的同音长联:于欲雨渔鱼愈郁。的下联,想起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演化和
流传会让贵胄归为布衣、蝼蚁登临天际、老廉颇三遗矢也。于是乎何谓将相王侯、才情术数、蝇营狗苟、沧桑三变,皆浮云苍狗
耳。即极情慨绪,可七步得新词一阙。不谈家国情怀、功名利禄,且写些软玉温香、窈窕红袖。再配以吟诵曲调,自娱闲情。冰
得渗凉的酒入喉入心,暑气尽消。而张狂加诸迷离微醺,更是放浪不羁。那无人的空谷幽深啊!也被我扰了清净与神秘,似是疯
魔杀戮后的修罗场,剩下一地的狼藉,满处的凌乱和寂灭后的万籁空音。夜风清扫肠径,仍留半句恨骂飘飞,酒嗝作响,也不知
这是什么样的孽缘前债,竟把大好的山泽流源,做了俗人的泄愤所在,哀莫大之、呜呼哀哉也......
忿:意思是心绪散乱、心中乱麻一团、情绪糟糕。常见的词语有积忿、气忿、忿忿不平、不忿、忿躁等。君子以惩忿窒欲。——
《易·象传》身有所忿窒。——《礼记·大学》惩违改忿兮。——《楚辞·怀沙》。注:“恨也。”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春秋代表历史不同的视角、解析、记述和理解。春秋三转的争议区别:编纂者不同。创作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范围不同。《春秋》
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左传》旧时相传是左丘明所作;“春秋三传”由战国人编订。《春秋》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左传》是
春秋末年的著作;“春秋三传”是战国时期编订的。所以,《春秋》是一部国史;《左传》是对《春秋》的注解;“春秋三传”是
《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音谷梁)三本典籍的合称,包括《左传》,是后人对《春秋》的注解的合称。
春秋:春秋三传的争议公羊、谷梁二传用汉时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春秋传。左传文字则是古文,秦禁诗书后,左传不见于世,到了
汉朝,由北平侯张苍献出,称为古文春秋传。《文心雕龙》史传篇说:「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左公谷三传都是转受春
秋经旨,以授后世者,但左传详于记事,公羊谷梁详于诂经。诂经必须依经训解,所以春秋所无者,公羊谷梁未尝言之。记叙事实,
则须原始要终。所以左氏或把事实列在经文之前,以叙其始。或把事实置于经文之后,以终结其义。或为春秋经文所无者,而左传特
着其事。或为春秋所有者,而左传不蓍其事。因此,西汉今文博士曾谓左氏不传春秋,而以公羊谷梁为得春秋真意。然而古文家看今
文公谷,口传了好几代,是否不失圣人之意,也很值得怀疑。三传今古文之争,自汉代到近代,仍然得不到结论。四库简目综评,左
氏褒贬或有不确之处,但所述事实,都是根据古代正史,如果不明事迹的始末,何能臆断是非,所以,研读春秋,必以左传为根柢。公
羊传自子夏到公羊寿,经过六传,皆是口耳授受,又加经师附益,难免不失圣人之意,然而大义相传,究竟有其所受之本。谷梁子与公
羊同师,文比公羊更少,但有些精义,或为公羊所不及。此论可谓公允。左氏所记的事实,有很多是出乎一般人了解之外者,如庄公八
年,齐侯在野外看见一头大豕,竟是冤死的公子彭生所变,齐侯怒而射之,豕人立而啼。又如昭公七年,郑子产讲述禹王之父鲧死后化
为黄熊(一作熊)。其它尚有很多鬼神之事,以及卜筮祸福之期等。这在讲究现实人生的学者看来,确是奇异。所以范宁在他的谷梁传
序文里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然而理藉事明,奇事愈多,则其供给学者的见闻愈广,学者可以深悉前因后果,眼界为之大开,
探索经义自然便利。故以左传为主,兼采公谷二家,实为研读春秋的正途。
清酒:上好贵价的美酒。1、含义不同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饮酒而醉称为中圣人,或称中圣,清圣浊贤便自此为酒之雅称。
2、层次不同清酒是古代祭祀祖先时用的高档次的酒,要经过过滤,除去杂质。浊酒是平常百姓饮用的低档次的、廉价的酒。3、
酿造材料不同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清酒是采用优质泉水和磁山谷粟酿造。4、酿造方法不同当时酒人造的
酒可分为三酒五齐,原料为稻、黍之类。而三酒指的是事酒,昔酒,清酒。事酒是因事而酿,造时短,成品快,可以立马与客人
享用;昔酒则可以短时间进行储藏,较之事酒稍醇厚;清酒乃是冬天酿造,夏天成熟,为当时的酒中之冠。李白的《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句写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金樽、玉盘,说明饮食器具的精美,“珍馐”说
明菜肴也很珍贵。这样的宴席上,酒一定是上好的清酒,所以才能“斗十千”。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
客足鸡豚”是诗人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
“腊酒浑”,一个“浑”字,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朴素和实在。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宋仁宗
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在边疆抗击西夏时所作,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
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浊酒”当然指质量一般的酒,一方面是生活的清苦,一方面是面对未来的一片茫然。因为在后世喝浊酒
的人比较多,所以“浊酒”渐渐成了酒的代名词。比如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所做的《送别》一词中就有“一壶浊酒
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句子。浊酒还有谦虚的表示,相对的是喜酒、好酒等。曹魏时,曹操禁酒甚严。当时人忌讳说酒字,就
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因此又有“清圣浊贤”的说法。
红袖:意思是指古代女子襦裙长袖,后来就成了女子的代名词。2、出处:(1)唐·元稹
《遭风》诗:“唤上驿亭还酩酊,两行红
袖拂尊罍。”(2)元·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华省芳筵不待终,忙携红袖去匆匆。”(3)清 ·孙枝蔚
《记梦》诗:“头上黄
金双得胜,眼前红袖百慇懃。”(4)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
带来的才子必有
‘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5)南朝·齐 王俭
《白紵辞》之二:“情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
转红袖扬。”(6)唐·杜牧 《书情》诗:“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7)后蜀·欧阳炯
《南乡子》词:“红袖女郎相引去,游
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8)唐·卢纶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