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氏阳宅学》第一章 什么是风水
(2017-03-30 09:14:49)
标签:
区宇俊星座名博风水佛学情感 |
分类: 风水 |
文/区宇俊
第一章
风水的学名叫做堪舆。堪舆这两个字有点深奥,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所以俗名叫风水。看风水的现象自古有之,我们今天能够见诸文字的,最早是出现在周朝。如《尚书·洛诰》里记载:“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可见周朝人已经很讲究风水,无论是建城池还是造房子,首先要在风水上勘察一番。
为什么风水称为堪舆呢?所谓堪,据《说文》的解释:“堪,土突也,谓土之坟起者。”所谓舆,是指疆域、地域之类。堪舆二字,意思是跟山川和土地等疆域有关。如果按照东汉人许慎的解释:“堪,天道也;舆,地道也。”那么堪舆就是研究天地之道的一门学问,也即是人类探索大自然与人类关系所创立的一门学科。
最早的风水学书籍起始于何时已经无从稽考,也许古籍多半早已失传于世,只有很少的部分书籍仍然在民间秘传。我们现在能够见到比较早期的风水书,是晋朝人郭璞著的《葬经》,它距今已经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郭璞在书中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堪舆学之所以称为风水学,也许出处是源自这里。
风水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办法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来感知,它就有一种“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的味道。不少人质疑风水,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但是,风水在客观上确实无处不在,随时与我们的家庭,事业,健康,婚姻,财富,名誉,地位甚至样貌美丑等等息息相关。换句话说,我们有怎样的风水,便会有怎样的人生;反之,有怎样的人生,便会有怎样的风水。它就像地球的引力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是我们每一刻都与它共存,随时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使我们无法摆脱它的作用力。所以,如果我们要给风水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那么它的定义是:所谓风水,就是在粒子运动的作用下对人体产生吉凶效应的物理场。古人把此物理场称之为“气”。
既然风水是一种物理场效应,那么风水学又是什么呢?
风水学是基于风水能够对人体产生或吉或凶的效应,我国古人在阴阳二宅的选址、建造和布局中所使用的一个指导原则、操作技术及吉凶判断的一门学问。
风水学在我国阴阳二宅的选址、规划、设计和营造中几乎是无处不用,这在我国大量现存的古陵墓、古城镇、古建筑、古园林以及古民居中得到印证。它在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又与其它相关的学科交叉渗透,具有了古代哲学、美学、心理、地质、地理、生态和景观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涵。风水学的核心理论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同频共振,以探求阴阳二宅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大自然的协调关系。
风水学既可以说是一门技术,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更可以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的安排、调整,从建筑选址、奠基到室内装饰布局,试图对所建造之物施加有益的影响。它利用天地大自然的物质与能量,使建造之物的阴阳平衡,藏风聚气,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来获得吉祥的效果。
我国闻名于世的一大文化现象就是风水学,它一直风行于日本,韩国,朝鲜,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区,是我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风水学为寻觅建造之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是我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结晶。它作为中国古代的建筑理论,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蕴含着自然知识、人生哲理以及传统的美学、人文、伦理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实际上,风水学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神圣的环境理论和方位理论。风水理论在景观方面,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又格外重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风水学可以分为阳宅风水学和阴宅风水学两大部分。阳宅是活人的居住场所,对活人产生吉凶效应;阴宅是先人的墓穴,对后代产生吉凶效应。它流派众多,理论各异,精彩纷呈,一般人穷一生的精力也无法把各家各说研究透彻。但是,把风水学作大的分类有峦头派和理气派两种。前者重在以山川河流形势和房屋实物形态论吉凶,后者重在以五行八卦和阴阳数理论吉凶。换言之,峦头派侧重于象,理气派侧重于数。这两大流派的理论各有所长,应用各异,在实际的应用中各有效验。风水师们通过风水学的理论,就可以把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水,变成了能够用肉眼勘察并分析的一门学问。
《区氏阳宅学》的理论是以阳宅为主,其法象数兼备。无论是房子的选址、建造,或是房子的造型、摆设,或者是城市、楼盘的设计和布局,都是象数并用,以期达到风水学应用的神奇效果。拙著的理论新颖,不落窠臼,言前人所未能言,把深奥的风水理论变得显浅,务使读者多年学习仍然搞不明白的问题,在拙著里一句话便能倾刻顿悟,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