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西亚【土、约、以、巴、阿】 |
【罗马之外的罗马】
杰拉什古城,虽是阿拉伯人占领并居住的国家
但在公元4世纪以前,它是一个属于罗马人的世界
这座曾经辉煌的中东罗马古城,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兴衰而沉浮
印证着那句“罗马之外的罗马”之说
......
614年,古城因波斯人的入侵而逐渐衰败,最终沦为无人居住的废墟
然而,真正将杰拉什破坏殆尽的,不是749年的大地震,而是12世纪的十字军
他们将杰拉什的建筑拆毁,用于修建城堡,直至被泥沙和岁月完全埋没
【杰拉什古城】
城墙内的面积约有50公顷,以现代眼光来看,这规模作为一个城市,根本算不得什么
但是在2000多年前,已属极具规模的城市了
杰拉什是继意大利庞培古城之后,最大规模的罗马帝国古城遗迹
也因此而享有“中东的庞贝”美誉
......
公元前63年被罗马将军庞贝攻占后,杰拉什开启了罗马帝国统治的黄金时期
在整个中东地区所出土的古城中,最能代表罗马都市建筑规划:宏伟,正规
不仅有廊柱排列的街道,耸立于山顶的神殿,富丽堂皇的剧场
还有宽敞的公共广场,市场,浴池,喷泉等等
而今,杰拉什是约旦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城市
【哈德良凯旋门】
公元129-130年,罗马帝国的哈德良皇帝亲临此城并在此过冬
杰拉什人专门在城市最南端兴建了这座雄伟的凯旋门,命名为哈德良凯旋门
......
有人说,西方世界史中最为辉煌的时代不是文艺复兴,不是思想启蒙,不是工业革命
而是“五贤帝时代”,5位君王相继使国家得到了近100年的和平与安定
这一时期,是罗马帝国最发达、最繁荣的时期
5个男人,将各自理想付诸于罗马世界,哈德良皇帝便是这5人中最为特别的一个
哈德良皇帝喜爱旅游,在他统治时期帝国各行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关于这一点,在《罗马帝国衰亡史》有这样的记载
“哈德良的生活几乎是始终处在永无止境的旅途之中.....”
怎么感觉哈德良皇帝与我们的乾隆爷有一拼呢,嘿嘿!
【圆形广场】
从南门进城,一眼便能来到由56根爱奥尼克式的巨大石柱围起来的露天广场
广场曾经是公众集会和法院开庭审判之地,也是体现罗马式民主之地
围绕广场的是长达1000余米的两组石柱,石柱用花岗岩打造
直径达1米,高达6米,每根石柱由3节互相榫接而成
两柱间架着刻有花纹的巨石条连接,形成一个石柱长廊
......
台阶下,是曾经繁华时期店铺的位置
台阶上,是专供百姓行走的通道
广场的中央位置,曾有一个高台,安放着太阳神阿蒙的雕像
如今,在杰拉什艺术节期间,这里仍作为艺术节圣火的燃放地
圆形广场,也是每年一度的杰拉什艺术节的主会场。
【赛马场】
进入哈德良门之后,左侧大型赛马场,这个赛马场是杰拉什面积最大的建筑,
它265米长,50米宽,四周可容纳观众1.5万人
可以想象下,当时百姓在这里欣赏激烈的赛马和体育比赛的欢乐场景
时光穿越,现在人们仿佛还能看到比赛时沙土飞扬的壮观场面
赛场外(下图),据说是曾经的马圈
【水神殿】
水神殿是一组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建筑群
造型独特,丝毫不亚于现代的设计
.....
水是从城北的山上引来,沿水道流入喷泉
这栋半圆形2层楼高的山墙,前方有个圆形的泉水池
墙面上有7个出水口和中央喷水池
与下方街道的排水沟,构成了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统
【加冕大道】
在杰拉什,目之所及都是柱子,这些罗马柱在骄阳下熠熠生辉
城没了,墙塌了,房顶早已不知去向,但柱子依旧屹立
眼前这几百根十几米高的石柱,可以想见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
清晰勾勒出当年拥有2万4千居民城市的大致轮廓和规模
柱子两旁眼前的大道,因是为迎接哈德良皇帝巡游而建造的,而被冠以“加冕大道”
在列柱耸立的街道,散落着石块碎片与随风劲长的乱草,在阳光下凸显落寞
经过千年前驼队商人的步履践踏,千年风沙的打磨
印有深深凹痕的石板,愈发光滑圆润
当杰拉什被彻底埋入沙堆成为失落之城后,只有这些柱子还在讲述着当年的过往
【阿尔忒弥斯神庙】(Artemis)
神庙供奉的是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
她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双生妹妹,也是杰拉什的守护神
因此她的神庙比宙斯的神庙位置更高,也更雄伟
......
神庙立柱每根直径约达2米,高度约20米
据说,这些巨柱每天都在微风中晃动,只是我们肉眼无法分辨
在地震多发区,这些屹立了两千多年的石柱竟然也没有倒下,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马赛克瓷砖】
遗址中地上还残留有部分马赛克瓷砖图案
这些图案在地中海周边古罗马遗址中都有发现
真心说,杰拉什遗址中残存的马赛克,并非我见到过最精彩的
然而,坊间传说,约旦是马赛克在建筑上,使用率最高的国家
【露天剧场】
众所周知古罗马人注重享乐,都说罗马古城有3标配:妓院、澡堂、剧场
然而,澡堂几乎已成为废墟,妓院未寻见,唯有剧场保存完好
而今在杰拉什古城,可以看到南北2个剧场
......
半圆形露天剧场,可容纳至少3000名观众的
它是约旦境内现存三个罗马古剧场中最大的一个
至今仍用于大型的音乐和舞蹈表演,每年的杰拉什音乐节在这里举行
世界歌王帕瓦洛蒂和卡雷拉斯,也都曾经在这个古城的千年历史舞台上献唱
眼前这座曾经被埋没于沙海中的杰拉什古城
千百年后才重现天日的今天,依然隐没于一片苍茫中
后人在这片废墟边,重新打造了新的历史
而今,能承受千年洗礼的唯有石头
离开古城前,被孩子们有节奏的鼓点声吸引,他们边跳边唱,让我也不由自主也扭动起来
不知为什么,感觉他们给予我的印象,似乎比杰拉什古城给予我的,还要深刻
古城属于遥远的历史,毕竟已是过去,孩子们属于现在以及不久的将来
他们身上的那份快乐与简单,穿越时空,让人感觉到希望与美好
茫茫干旱中的石块,在晴空下洗礼,在岁月中沉淀
默默见证古城的兴盛和衰微
漫步其中,仿佛融入在光阴里
忘记自哪里来,也不问去向何方
一个城市是否真要经过遗弃的代价,才会不朽或永恒
......
杰拉什古城,8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