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罗托鲁瓦毛利文化村杂谈 |
分类: 大洋洲【澳、新】 |



从奥克兰一路往南,当一股浓浓的硫磺味道钻进车中时,罗托鲁瓦到了
顺势拉开遮阳帘好奇观望,只一眼,你就会被这里深深地吸引
远远望去,初秋的色彩开始丰满起来
虽未层林尽染,却也是满眼的天然染料,挑染着火山上的小村庄
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持续不间断地蒸腾喷发的泉水
浓得化不开的白色烟雾在层叠群山间,欲醉欲仙
罗托鲁瓦是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世代居住地,未曾离开过
Te Puia毛利文化村,便是毛利民族历史文化荟萃的缩影
这里有巨大的火山坑、沸腾的泥浆、从地心喷涌而出的滚烫泉水
Te Puia又被称作“火山上的村庄”


【此起彼伏的喷泉】
记得在冰岛看“间歇泉”时,总是要围观等待一些时候
Te Puia根本就不存在”间歇“,随拍随有,像是大白天燃放着礼花
“呲呲”刚刚划过天空,瞬间白色烟雾缭绕弥漫与空气中,此起彼伏
这边“噗”下,那边又”呲“下
游客一时间手忙脚乱的,不知将镜头聚焦何方?盲拍即可
边走边看,似乎在用五官触摸这片神奇之地,目不暇给
蒸腾的烟雾飘过,恍然才发下脚下那大大小小的火山坑



【视觉盛宴】
罗托鲁瓦的地下,有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造化了壮观的景色,且这种神力将延续着
经过上百万年的火山运动,形成了山脉、湖泊和巨大的地热活动带,形成了独具特色自然景观
沿着木栈一路向上,便来到景区的制高点
从这里可以眺望整座文化村火山喷发的壮观场景
游客纷纷拍照留念,不能错过那美妙绝伦的瞬间
阳光下,层林尽染,烟雾缭绕,,简直就是视觉盛宴







【传统文化展示】
游客可在文化村参观到毛利人的日常起居
还可以在此欣赏到毛利人的风情歌舞表演
毛利人的传统艺术包括:雕刻、编织、纹身术等
毛利文化村,将毛利人的古老房屋,经过修缮后集中在这里供游客参观
每个小屋子的屋顶都会悬挂一个手工雕刻的木质面具
村的中央有一处展览所,内部陈列了毛利人独特的雕刻品,是游客了解毛利族文化的最佳场所
毛利人是心灵手巧的民族,他们可以雕刻各种大型工艺品,雕工精湛
这个超长的独木舟,由一根树木挖空建造而成,可想这棵原木当初是何等伟拔高大


据说这些晾晒的兽皮,是用来做衣服的
可我怎么看都像是鱼干

他们的房门都做的很小,是因为毛利人通常都是女性和孩子在家
据说,大门做小,高大的毛利人进门的时候就必须弯腰低头
这样方便屋里的人做防卫,抵御外来族群的侵略
毛利人的传统住宅组合,门前有还原的小火堆
这是族长的食品室,离地很高,外形似杂技演员用竹子顶着的椅子
也许您不知道,新西兰的毛利人是世界著名的吃人族
想当年,库克船长最初发现这片土地时,吓得居然没敢登陆,这是后话
当然现在已经有200多年不再吃人了,可是现代的毛利人仍然为他们的祖先的悍勇感到非常自豪



【新西兰国花-银蕨】
微风习习,游走在原始部落中,绿荫环绕,小径幽深
暴晒的天空,顿时被完全融化掉在着徜徉的小道中
在通往民居的小路上,到处都是像是松枝的树叶,光影中煞是好看
导游手中的植物叫银蕨,新西兰毛利人称之为初露(Koru),是新西兰国花
.....
仔细看您会发现,叶子的正面是绿色,背面是白色
据说夜间在月光的照耀下,可以折射反光,引领迷失的路人
这种蕨类多为野生,可见于新西兰境内的雨林地区
林荫中,透过光的缝隙逆光拍照,的确很漂亮







新西兰毛利族人身材高大,
毛利人热爱歌舞,
纹身不仅是毛利人的一种装饰,同时还是地位的象征
男的可以在脸部,
如果你来到罗托鲁瓦,有兴趣可以看一场毛利人的歌舞表演;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战舞
对于大多数毛利人而言,做毛利人意味着承认和尊敬他们的祖先
(网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