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歌德一首短诗的英译及汉译赏析

(2018-01-08 08:48:05)
标签:

转载

分类: 翻译天地
[转载]歌德一首短诗的英译及汉译赏析

歌德的小诗“Wanderers Nachtlied(游子夜吟)”,是公认最美的一首德语诗,名家的英译不下十数种,名家的中译也差不多。

这首诗写于1780年,书于看林人小木屋的墙上(上图照片),当时歌德常漫步到那里。据歌德一封书信自述,他五十多年后(1831年,逝世前半年)重访了这个小木屋,辨认出了当年自己的笔迹,不禁潸然泪下。遗憾的是,1831年后,他的字迹逐渐消失,此后也没有保留恢复。

下面先将德语原文作一字对字的英译,因德英两种语言较接近,比用中文作字对字的翻译容易得多。

Wanderers Nachtlied

Uber allen Gipfeln                                   |  Over all summits
ist Ru                                                             |    is quiet
In allen wipfeln                                          |    In all tops
Spürest du                                                   |   Reward you
Kaum einen Hauch;                                 |   Hardly a breath/hint;
Die Vögelein schweigen im Walde.    |   The birds are silent in the forest.
Warte nur, balde                                       |   Wait only, soon
Ruhest du auch.                                        |    Rest you too.

相信来读这篇文章的人,理解上面的英文应该毫无困难,故不再做中文字对字的翻译。

形式上,歌德用了交韵和抱韵,前四行韵式为abab,后四行为cddc。在用字上,发音柔顺的字多,正好与全诗深静的境界融洽无间,相得益彰。

这首诗意境幽远,音韵柔美,篇幅虽小,却韵味无穷。苏东坡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与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此诗正是东坡此说的绝好注解。

群峰静寂,微风敛迹,众鸟静憩无声。而此时,一个浪游者置身此境,感想何如?泯于万物,同归于寂而已。

先看两个最有名的英文版:

O'er all the hill-tops
Is quiet now,
In all the tree-tops
Hearest thou
Hardly a breath;
The birds are asleep in the trees:
Wait; soon like these
Thou too shalt rest.  [tr. Longfellow]
----------------
Over all the hill tops
    Is peace;
In all the trees’ still tops
   Gentle cease
The breaths from the blue.
    The birds in the first are sleeping,
    Soon in God’s keeping
Sleepest thou too.  [tr. John Rothensteiner]

第一个版本是郎费罗的,这是位名诗人,他的翻译周全,忠实,形式和意义都贴近原诗。我们可以看到,译文中使用’s’音不少,一片嘶嘶声,的确增添了寂静的气氛。这种翻译已经是上乘,但和第二个版本比较起来,即John Rothensteiner的,则又要稍逊一筹。Rothensteiner译文同样也是嘶嘶一片,但他第2、4行韵脚用了“peace”和“cease”,比朗费罗的“now”和“thou”要好。“peace”和“cease”的发音和意义不但更融洽,也更接近原诗的神韵。诗中选用什么韵脚,其实是很讲究的,中外诗歌概莫能外。

再看两个名家的中文译本。第一个是钱春绮教授的:

浪游者的夜歌 
钱春绮 译 

群峰一片 
沉寂, 
树梢微风 
敛迹。 
林中栖鸟 
缄默, 
稍待你也 
安息。 

钱春绮精于德文,是从德语中直接译过来(大多数中文译者,如郭沫若,都是间接译自英文译本)。所以他的译文最为精确,忠实,诗行的长度也拿捏得很好,但遗憾的是没有遵原韵式。

这个翻译算得上乘,但比较起来,我还是更喜欢钱锺书的译本:

漫游者的夜歌
钱锺书 译

微风收木末,
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躁,
我亦欲归休。

虽在形式和字面上,都没有钱春绮先生的翻译那样忠实,但它的神韵却更近原诗。五绝的字数和原诗的字数(24个字)很接近,再者,更重要的是,中文的五绝最宜于这种幽寂而又韵味悠长的意境。如其不信,读一读王维的五绝即知。

不揣鄙陋,我自己也译了一版,希望能兼具两位钱老的优点:

游子夜吟
知不知斋主 译

藐藐群峰
静穆
郁郁树丛
未睹
微风一丝;
众鸟静憩林间。
稍候,少焉
汝亦安息

特点是,押韵完全遵原韵式(ababcddc),在用字上,也尽量持重,古一些,文一些,如“汝”字的使用,“少焉”等等,这和原诗的用字风格是匹配的,只要看两个英文译本的句法和用字,就可以明白这一点。对照下面郭沫若的译本就知道,郭译显得太轻佻了(你快/快也安静)。

下面是其他名家的中译本:

流浪者之夜歌 
郭沫若 译 

一切的山之顶, 
沉静, 
一切的树梢, 
全不见 
些儿风影; 
小鸟们在林中无声。 
少时顷,你快 
快也安静。 

流浪者之夜歌 
宗白华 译 

一切的山峰上, 
是寂静, 
一切的树梢中, 
感不到 
些微的风, 
森林中众鸟无音, 
等着吧,你不久, 
也将得到安宁。 

浪游者的夜歌 
梁宗岱 译 

一切的峰顶, 
无声, 
一切的树尖, 
全不见 
丝儿风影。 
小鸟儿在林间梦深。 
少待呵,俄顷 
你快也安静。 

浪游者的夜歌 
飞白 译 

一切峰顶上 
一片宁静, 
一切树梢上, 
感不到 
一丝微风, 
林中鸟群已沉默。 
稍等,片刻, 
你也将安静。 
=================
此文2017年1月25日发于微信公号:知不知斋。如有兴趣阅读更多知不知斋主文章,请扫下面的二维码:
[转载]歌德一首短诗的英译及汉译赏析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