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传说中的吴航十二景
(2017-03-18 16:01:12)
标签:
转载 |
分类: 福建乡情 |
长乐(吴航)十二景
传说中的吴航十二景,有些至今犹存,有些随着岁月的流逝已无从寻觅,直可叹“岁月沧桑、物是人非”。
一、首石凝云:首石山,在吴航镇之北,海拔550米,山势高竣突兀,山巅巨石,周二十余丈,形似人首,故名。此石上入云际,俯视群峦,大有压倒群峰,惟我独尊之势。石顶可容数十人趺坐,天清气朗之时,登临四眺,南与董奉山遥遥相对,西望石鼓榕城,东北可眺东海浪涛。鸟瞰闽江,宛如带绕。石上有泉四旁溢出,清冽可饮。此峰又称“状元峰”,风入幽谷,则发出回音,相传明永乐年间鸣过两次,那时适马铎和李骐先后状元及第,故有“首石山鸣大魁出”、“十洋成市状元来”之说。民间还有“首石云封,大雨滂沱”之谚。明弘治年间,县令王涣登首石山作诗颂之。明嘉靖十七年(1538),知县何应和书“步云梯”镌于石,以记七年间出二个状元的祥瑞;知县詹莱游此作记数百言刻于岩顶,并刻“跃龙翔凤,浴日涵天”八大字;崇祯年间,知县夏允彝建永丰寺于山腰,并就溪涧二巨潭上分题“凝云”、“浣俗”四字。“首石凝云”列为吴航十二景之一。
二、龙潭晓瀑:龙潭即鹤上紫薇峰白龙潭。潭有悬瀑,数十仞奔泻而下,声若巨雷,形如白练,昔人叫做“天绅”(绅是官贵服装的腰带)。下有鲤鱼墩,首向溅沫,作欲吸之状。每当雾光笼罩,微云接汉时,则一派银潢,在若隐若现之间;若当晨旭升空,陆离灿烂,如长虹挂空,五色皆备,蔚为奇观。
首石凝云巅峰聚,
登高遥望浪海涛。
龙潭晓瀑溪水流,
梦随画师入画屏。
三、壶江泛月:壶江即壶井村的江河,位于文武砂镇辖区内,因该江外狭内广,其状如壶,故名。江外海滨乃溪涧之所衍汇,沧溟之所吐纳。每当皓月当空,壶山(高1.6米)倒景之时,驾一叶扁舟泛于中流,微闻风水之声,夹杂作响,恍然身在十洲三岛这间,恰若苏东坡之游赤壁。建国后,填海筑堤,壶江流域已成万亩良田,“壶江泛月”之景随之转移、消失。
四、寒岩晚钟:城西天王寺旁有“寒岩”,左引六平山,右控金鸡山,首石山峙其北,马江临其南。因“寒岩”和寺之钟声,故称此景为“寒岩晚钟”。四周有“渔舟晚唱”、“清溪泉清”、“远岭清溪”等七景。每当风和日丽,云光帆影,争奇斗胜;夕阳西下,万籁归虚,樵唱已停,渔歌未引,此刻梵钟一扣,清音四闻,隐隐与潮声相酬答,直令人清俗。
壶江泛月壶山影,
开天劈地成良田。
寒岩晚钟梵音响,
静听清音说佛门。
五、五峰岚橫:五峰山,俗称莲花山,在鹤上镇上李村,乃平原地带突兀而起的卧牛、仙冠、贵品、莲花、云梯五个山峰的总称。山高124.8米。昔古木参天,藤萝密布,土石绀红,山青如黛。其回岩穹壑,峥嵘嶙峋,各逞其姿。五峰自然景观分别有:卧牛峰的卧牛、龙门、回虎、磊岩、龙首、卓笔、豸石、尖笔、金盆、男女鞋诸石和双鲤潜溪;仙冠峰的仲仙、出米、中丞、蜻蜒尾、酒磹、朝阳诸石和双象环湖、三仙聚会;贵品峰的贵品、合掌、白衣诸石和铁拐李足迹;莲花峰的莲花、三台、镜石诸石、仰天狮、虾蟆跳草、灯马挂壁和桃源洞;云梯峰的云梯石和仙桃盘。盘谷岩系一巨石覆盖,岩内能容几十人,幽静雅致,上刻“盘谷飞琼”四字。每当日光照射,五峰山映红掩绿,绚丽如妆,“灵秀之气,甲于吴航”,“五峰岚横”为吴航十二景之一。龙泉寺坐落其中,以其秀丽的山林景色、雄伟的梵宇殿阙,神奇的民间传说,吸引不少文人墨客,游方僧尼。朱熹留下“朝阳”、“魁龙”等摩崖石刻,宋状元郑性之留有“云梯”笔迹(已毁),宋李望题“中丞石”摩崖石刻,皆为名山生色增辉。
五峰岚橫藤萝绕,
青天秀出古木林。
七岩星绕入云际,
清风水流当门转。
七、筹峰积雪:筹峰山位于潭头镇西南,与首石山相望,高630.7米,为长乐灵秀之区,宛如神斧削成,高欲摩天,岩石皑皑如银,远望如雪封山顶。左右有鳌峰、龙峰、出云、三宝、介石、锦鲤、西石岩诸胜景,而德成、晦翁二岩最著。德成岩为唐林慎思德成之所,晦翁岩则是朱熹与二刘讲学处。四时含妍,方冬尤胜,每当穷阴积雪,凝华万叠,瑶草琪花,璇房琼室,千姿百态,大有空桑、峨嵋诸胜概。
八、龙角含烟:龙角峰高92.9米,位于漳港镇龙峰村,山巅有石巍然,突出云表,形如龙角。宋代张翀书“龙角峰”。山中有石门洞天、试剑石、仙棋枰、仙人迹诸胜。东望沧溟,巨浪拍天,恍若昂首飞腾状;俯瞰锦桥漳水,又如被龙吞吸之势,天清日丽,矗矗高标,令人兴文明想。若当兴云吐雾,自然景色变幻横生,振鬣扬鳞,枯槁皆起,又像降甘霖润苍生时刻。
筹峰积雪摩天石,
吴航灵秀仿峨嵋。
龙角含烟石洞天,
天清日丽气象新。
九、屏嶂铺霞:距市治东南18公里,有三溪村潺水分流,人居夹岸。游人沿溪而上,历抟潭(俗叫丸潭)、破石潭、九仙洞、归愚洞、天龙井诸胜景。举目遥望,众青聚翠,群岩胜景,绵亘数里,每当夕阳渐微,明霞舒艳,或一抹在山,或万叠映水,齐薄汉之孤鹜,映垂天之彩虹,蔚为奇观。朱子赏此胜境,勒“溪山第一”。
屏嶂铺霞汇三溪,
独有彩虹夜赛航。
灵峰迎旭望东海,
朝日霞披海国升。
十一、梅城弄笛:位于梅花镇,离市治25公里。明洪武十年(1377)建城以防海。梅城有龙东石、蓬岛雪洞诸胜;昔人标有:龙东旭日、鸡屿铺霞、平湖远舶、棋陇群樵、浪台日影、石鼓潮声、马筹飞雪、虎穴号风等八景。登城观海,岛屿错落,万顷鸿冥,渺然无际。每值皓月晶莹,水天一色,数声风笛,如听龙吟,真有晋桓叔夏“梅花三弄”之概。
十二、御国归帆:御国山,在江田镇南,首祉村北,有山矗立天表,高389.4米,外控大洋,山势削陡,形如牛角,俗呼牛角山。山临东海,挺拔雄奇,古代南洋来华朝贡的使节船队,均以此山为航标。山岩勒有明洪武五年(1372)驸马汪原隶书“云山天海”,里人郑建中草书“日角云根”。登其山,北眺温台,南望交广,鱼龙出没,骇目荡胸,可谓宇内奇观;若当潮平风定,渔舟归来,青雀黄龙,帆樯簇至,其乐如熙熙归市。历朝每逢国势隆盛,南洋各国舟载贡品,络绎不绝。清乾隆年间,知县贺世骏题《御国归帆》律诗一首,并标为吴航十二景之一。诗曰:“御国峨峨控海洋,回澜作镇引归航。南连交广分蛮,北接温台萃井疆。云外空蒙容去鹢,岛门终古任停艡。就中什袭饶珍异,半是殊方效享王。”
梅城弄笛海港景,
水天一色听龙吟。
御国归帆角顶天,
斜日流水推篷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