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二胎之后,众说纷纭。有一些新闻会谈到,目前可能对于女性就业的歧视会增强。但我觉得这种说法,仍然是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偏颇认识所致。在我的观念里,男女从来就不同,他们适合与擅长的领域本来就有区别,男女就业本来就要有所区分。其实这个社会,适合于女性就业的领域未必适合于男性,因此,女性不管是不是生了二胎,适合她的社会角色依然还是很充分的。
我不赞同女权主义抹杀男女差异的说法。如果过去的就业结构偏向于男女一致趋同化,那么我认为,二胎放开政策之后,应该是男女就业结构更加区分化的时代的到来。适合于女性的职业,将更有利于女性展现性格优势和魅力,至少,在母婴行业,幼儿身心发展教育等领域里面,女性能够一展拳脚的机会可能会提升。
适合于女性的职业,也许会因为女性要兼顾的家庭事务偏多,而倾向于更加灵活、弹性、人性化。比如,育儿心理顾问和咨询这样的工作。像我自己是做心理咨询师的,就觉得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很适合女性生涯规划与发展。首先,它无需要坐班,不必朝九晚五。其次,它跟随客户时间灵活调整工作时间。再次,工作方式丰富,可以电话、视频咨询,也可以面询等等。这样的职业,应该能得到更多二胎妈妈们的亲睐。它不但帮助妈妈们有自立之感,还能在工作中增强心理学知识,了解更多育儿心理、成人心理特点,人际关系沟通艺术,有利于家庭婚姻的建设以及亲子关系的发展。
其次,有一大部分适合于女性的角色也许会更受欢迎,比如花艺师、调香师、家居设计师、美容师、营养师、瑜伽师、服饰顾问、西点师等等。以后的世界,女性会花更多的时间辗转在家庭战场,除了要带几个孩子,还要打理一家人的饮食起居,以后的女性将会更重视家庭的整体品质提升,把精力聚焦于家庭幸福感和品质提升这样的课题上面。因为只有家庭幸福了,才是幸福感的落实与落地。而不是让国家停留在GDP的魔咒里面。
女性独有的爱收拾家、料理家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释放。而且当他们有了经验之后,更会推己及人,开博客、微信,在网络上与喜欢的人共同分享,甚至去提供这样的服务给别人。这样也可以从主妇的爱好,发展成一个职业。像我在日本,就很欣赏那些所谓的家庭主妇们对插花艺术的热爱。整个国家的园林、插花艺术,都达到非常美的程度,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体验,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未来不久,我希望在国内也出现这样的更多女性。她们花心思来装点家里的每一个角落,让其充满了美的生机与活力,真正成为一个休息放松的地方。可口的饮食、和谐的环境、美好的茶道、漂亮的着装、非常精心养育的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健康的家庭氛围、合适而充分的沟通艺术、恰到好处的心理咨询服务与婚恋家庭顾问服务的介入,都帮助我们更落地地享受此时此刻的幸福感,享受人生的每分每秒,而不再那么粗放式地发展经济,却忽略了品质。
再回过头来说说养育二胎的问题。其实不论一胎二胎,都考验着妈妈们对于人性理解的深度,尤其是对于孩子教育理解的深度。因此,儿童心理学、营养学、健康、亲子关系的知识也都是必学的。其实,西方的一些家庭主妇,首先都是育儿的高手,甚至他们从小就会被灌输很多此类知识和经验。做女人的功课,对于中国女性来说,似乎并不那么驾轻就熟,比如,她们似乎总是习惯深钻自己的专业知识,但却忽略了家庭、心理、婚恋、亲自这样的实用的学问。
那么,二胎时代的来临恰恰是为了帮助女性补课的。当你经过慎重思考,想要两个孩子时,你就得真的要去思考一下,关于亲子、家庭学问的重要性,让自己能更好地学习并毕业,拥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二胎时代来了,其实给女性完善自我价值带来新的课题和挑战,也有新的机遇与机会。女性认识到,自己除了拥有工作价值,更需要有家庭价值,男人也要更多的爱护女人,让她们活出和男人不同的自我价值感。要差异化地对待女性的生涯规划,要允许她们富于弹性、人性和个性。
而那些仍然和男性从事相似职业的女性也要增强自我认知,在自我建设、价值完善、家庭和谐方面,增强觉察,扩展自我全方位素质,来迎接差异化“二胎”时代的到来。你虽然也可以依然做女汉子,有的甚至选择为了事业不要孩子,有的还选择不结婚,这些都是她们个人的选择自由。这是一个鼓励差异化、选择自由的时代,但是,丑话说到前面,你的这一选择,也许仍然注定你会承受一定程度的孤独,而无法充分享受天伦之乐。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