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珠时刻:婚姻“恩情符”

(2008-11-08 23:49:01)
标签:

珍珠

婚姻

质量

情感

分类: 三瓣心香——爱之香

            

                        珍珠时刻:婚姻“恩情符” 

             坝上这片美丽的云彩,是我和他的珍珠时刻

  珍珠时刻是夫妻之间在一起做着那些共同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刻,它没有激情时刻的那种“一如不见,如隔三秋”,风暴一般的感觉,而是平淡生活中的一个亮点,是苦心经营后得到的一种默契享受。珍珠时刻朴素而并不浮躁,它是夫妻生活最名贵的点缀。

  一直到最近一二十年,美国学术界才开始有人做实证研究,来探索什么因素才能带来快乐和幸福。有一位大卫.梅尔博士发现“有意义的爱的关系”最能带来人间幸福。

  然而现代的婚姻爱的关系似乎变得越来越脆弱了。当林忆莲与李宗盛这对珠联璧合的人物也宣布婚姻失败,以离婚收场后,我们对于婚姻的信心再次受到打击。难怪“恐婚症”这个名词不断被人提及,有些人不想结婚的原因,竟然就是:害怕遭到婚姻失败的打击。

  那么,婚姻究竟是什么呢?成功主持了芝加哥恩爱夫妻营的著名婚姻治疗心理学家黄维仁在谈到婚姻时指出:婚姻是一种完全的委身,并且一生一世与对方完全地分享自己的整个人。夫妻之间完全的知心和深切的契合是美满婚姻蓝本的一部份。

  可见,美满婚姻是基于委身而非单凭感觉或性的吸引。夫妻两人要培养共同的兴趣、学习一起做事以及增加彼此间的友谊。婚姻是丈夫和妻子一同进入一种新的关系,在当中他们要彼此负责任,不论环境如何,都互托终身。需要夫妇两人在健康和疾病、贫穷和富裕、快乐和痛苦、喜乐和悲伤、顺境和逆境、意见相同或分歧的时候,都彼此连合。

  黄博士做了一个比喻:有一次,他跟一个多年不见的好朋友在咖啡厅里坐着,聊着天,彼此都觉得非常尽兴,彼此的那种默契让很多东西都“尽在不言中”。之后,朋友感叹道:这段时光多像一串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珍珠呀。于是,“珍珠时刻”就这样诞生了。黄博士用来比喻夫妻之间在一起做着那些共同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刻,珍珠时刻没有激情时刻的那种“一如不见,如隔三秋”,风暴一般的感觉,而是平淡生活中的一个亮点,是苦心经营后得到的一种默契享受。珍珠时刻朴素而并不浮躁,它是夫妻生活最名贵的点缀。

  黄博士跟自己的妻子之间就会刻意地经营友情,培育珍珠时刻。比如:晚饭过后,两个人都会经过一个果园,采摘一些新鲜的水果,两人会每周去教堂做礼拜,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仪式。他们总是留给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光,在其中培养着平静的“恩情”。

  现在,我们请来了两对同样拥有“珍珠时刻”的夫妻,让他们现身说法。来谈一谈他们之间的幸福秘诀。
  我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妻子:Emma 32岁 某外企HR
  丈夫:马先生 31岁 某台湾公司销售总监

  我跟老公相识在92年夏天,我们的父母是同事,有一次我们在大街上擦肩而过,他就立即被我的气质吸引住了。一次荡秋千,我被一些男孩子甩得老高,我害怕极了,他立即冲出来,帮我的秋千停住。他的勇敢在我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我们很自然地接触起来。交往中才发现,我们都就读于名牌大学,学着同一专业,思想的碰撞让我们彼此欣赏和爱恋。

  大学毕业,为了爱情我们相继来到了北京。刚来京时,我们一无所有,但是苦中作乐,我们最喜欢就是手拉手一起到街上看车。他的大手总能舒缓我精神的紧张,帮我赶走工作的疲惫。

  无奈感情不被父母支持。有段时间我一回家,总不由自主地哼郭峰的那句“有谁来成全爱?”母亲见我“执迷不悟”,只好点点头说:“还是我来成全爱吧!”有情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记得新婚燕尔,我们一起站在复兴门的天桥上,看着车来车往,觉得在这个城市里,我们如此渺小,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在这里立足?这时,他看着我的眼睛对我说:五年之后,我们一定要闯出一番事业来!

  我们之间的关系融合着夫妻、合作伙伴甚至战友多重。他的事业一开始挺难的,我总是尽其所能帮助他。每天下班,他都会来接我,我们有充分的相处时光,无时无刻不在沟通。我会帮助他进行事业的远景规划,并分析每一个细节,对他的事业比对自己的还上心。而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我需要他的地方。看着他高大的身影和鼓励的眼神,我内心充实极了,一个多么相知又相亲的春闺梦里人呀!

  这么多年来,我们很顾及对方的感受,如果哪一个今天情绪有点低落,另一方就会主动上去问:“你怎么了?”我们对彼此那么敏感,从不压抑自己的感受。

  我们的争吵也不少。在结婚初期,我们就约定,吵架不能过夜,不能冷战。我们有一个约定的合好手势,那就是一方伸出食指,而另一方就伸出两根指头夹住对方的食指,这个手势既照顾了两人的“面子”,又避免了尴尬。

  在我们的孩子刚出世不久,他有一次滑向了外遇的边缘,我痛苦极了,两个人都思索起来到底要不要这段感情。我问自己:到底爱不爱他,在不在乎他?而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们没有跟他吵闹,而是拉着他来到我们从相识、相爱到相守去过的每一个地方,一边走,一边哭,所有的回忆都回来了,他也哭了。这次考验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对方在生命中是没有谁可以替代的!

  有了孩子后,我们尽量避开老人和孩子,自己来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我们总是握着彼此的手,只要感受着对方的存在,就那样踏实。现在,梦想已经实现了大部分,拥有了稳定的事业、收入、自己的房子和车。但最宝贵的还是我们之间的深情,这是一直催促我们进步的动力!

  节假日,我们就两个人开车到坝上草原骑马。骑马释放了我们原始的野性,大自然让我们完全交融在一起,非常自在。

  我们之间没有太多单独的朋友,因为我们就是彼此最好的朋友,现在,我们的事业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他正在为成立自己的公司而忙碌,这也是我们之间坚实感情的证明吧!

  珍珠时刻现在时:

  这对夫妻是伴侣,更是彼此最好的朋友,尤其在事业上彼此扶持。他们的珍珠时刻发生在每个时刻,总是找机会主动沟通,交换意见。沟通时注意顾及对方感受,注意倾听。而生完孩子后,他们保持了二人世界的独立性,有意识地制造二人相处的甜蜜时光,让感情弥笃深厚。

玛吉阿米,胜过“我爱你”

  妻子:牟向晖 30岁 “玛吉阿米”餐饮连锁实业总经理
  丈夫:泽郎王清 39岁 “玛吉阿米”餐饮连锁实业董事长

  我的丈夫泽郎王清是个传奇人物,出生在西藏,是虔诚的藏传佛教徒,做过多种职业,在西藏创建了一个名叫“玛吉阿米”餐饮品牌……见面时,我被他的人格魅力震撼着。

  没多久我们就开始约会。这段恋情遭到了所有朋友包括父母的质疑:你们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经历,怎么确保这份感情合适呢?

  而那时“玛吉阿米”在西藏已成为一个有名的餐饮业品牌,他希望将西藏文化传播到北京来。在他的力邀下,我去了西藏游玩。

  那的确是一片令人回归纯净的土地。尤其在纳木措,我们饱受自然与神灵的指引,天地万物见证了我们的感情,我们决定生活在一起。回北京后玛吉阿米北京店开始营业。2002年5月,进入婚姻。而我也放弃了外企的工作跟他一起经营餐吧。

  别人都在欢度蜜月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两地分居。新婚后不久他就必须去经营昆明的分店。相思难耐,短信成了最常见的联系。我酷爱那些言简意赅的短信,看着那些饱满空灵诗情,鲜活灵动的句子,我怎么也不舍得删去,便把它们全抄到一个精美的本子上去,竟有了少女时写日记的迷离情怀。

  聚少离多的日子,对于夫妻本就是最合适的距离。分得越远,我们的感情就越黏,但对彼此都非常信任。王清是个内敛深沉的男人,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透露内心深处的想法,那些隐秘的情绪只在醉酒的时候才会表露。我们也有争吵,但从来不会刻意去转移注意力将战火强制压下去,吵得越厉害问题暴露得越彻底才会真正得到解决。

  前不久我们吵了一架,谁都不理谁。晚上聚在玛吉阿米,见到我们共同的一帮朋友,他和他们挨个拥抱、握手,最后走到我面前,凝视我,重重地握了一下我的手,我们的心在瞬间融化了。他总习惯于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化解掉我们的分歧。

  晚上回到家,无意中看到我珍藏的本子,他感动莫名。那些话语把我们带回了过去。蓝天,白云,旷野,草原,帐篷,烈马……一切狂美与野性。共同创立这份事业以来,我们逐渐变成了一个整体。有时午夜梦回,醒来看见,身边这个人,一个传说中的传奇人物,怎么就长成了亲人,心里涌起怜惜。

  稍有空闲的时候,我们会避开熟悉的人群,牵着手去不同的娱乐场所休息,疏散压力。他说,在我们藏族人眼里,一个完美的伴侣既要是妻子,又要是母亲、朋友、女儿和妹妹。而我在他心中就像藏传佛教里的白杜母,是他的精神支柱。

  曾有一个藏族大姐不解他怎么能娶一个小他九岁的汉族女子为妻。向来好涵养的他大声反驳,把对方斥得哑口无言。半夜三他把电话打来,把白天地说的话又声情并茂地重复一遍。这是我们在热恋时都听不到的真情独白,比一万句“我爱你”还要温暖、实在。大部分的时间,我们像两个默契而自然的朋友一样,有距离地共同经营着事业,只有这时,我们听见彼此真实的声音,无论响在身边还是异地,都让人无比安心。

  珍珠时刻现在时:

  王清喜欢带着向晖在大草原上骑马。他们的事业紧密相连,精神信仰非常一致。这是一对成就现代爱情传奇的璧人。丈夫游吟诗人般的短信和话语无时无刻不感动和激励着妻子的心灵。他们都热爱大自然,热爱原始的感动,相处时的幸福时刻像湖水一般宁静而满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