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5-03-03 15:35:4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试题编写 |
阳城县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阳城县教育局教研室
为检验课改实施水平,了解新课改中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达成情况,进一步引导教师反思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我们于2月3日对全县六年级进行了语文调研测试,现对测试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一、总体情况
全县六年级应参考3558人,实参考3549人,参考率99.7%。总均分84.56分,总及格率97.72%,总优秀率44.7%。整体情况较为良好。
本次学业质量测试六年级语文试题以教材为载体,以课标为依据,题型灵活多样,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体现课改理念,引领教学方向。试卷共四大部分:基础积累、阅读感悟、实践园
通过阅卷情况看,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运用灵活;大部分学生能进行独立阅读;习作也能围绕中心进行组材,更有少数同学的习作堪称佳作。具体分析如下:
1.基础知识。
第一大题:由11个小题组成,主要考察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以及运用能力。第1题的钢笔临写,由于原来都没有用过,但孩子们的完成情况却比预想的要好得多,个别同学写的足可以和字帖媲美。2题根据拼音写同音字,然后参照例子自己再找一个同音字并组词,有一部分同学不能很好的辨析同音字,还有同学对生字掌握不牢固,有错别字现象。3题照样子写词语,由于是练习里的,平时练习的多,掌握情况很好。4题修改病句,有一部分找不到病因,还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5、6小题仿写句子可以看到同学们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强,观察生活的能力还是很强的。7、8、9、10、小题都是对课文的理解填空,同学们的课本知识掌握还是相当牢固的。11小题其实是一个练习里的口语交际题改编而成的,完成情况也很好,不足是个别同学语言太过繁琐。
2.阅读感悟。
由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部分组成,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考试的一个难点。
课内阅读《草原》(片段)共有4个小题,其中12小题“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说明
课外阅读《一位母亲和家长会》共有6个小题。其中第16、21小题学生完成较好,第17小题“悲”是因为
3.实践园地。
看似简单,但由于同学们以前就没有做过,导致一部分同学看到就傻眼了,看不懂统计表,同时也不能准确概括噪音和健康的关系,就是瞎写了,所以失分率也较高。
4.习作空间
本次习作题目是2选一,一个是以“感谢爱”为话题的话题作文,一个是“快乐的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本次考试虽然已经结束,但它带给我们教学者的思考却很多很多。
1.课内知识掌握牢固,但课外知识贫乏。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我们平时应该加大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量,让孩子们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感悟语言的魅力,潜移默化的积累字词。
2.综合能力薄弱。
孩子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比如生字,可能他掌握了,但一旦放到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能就会束手无策。在比如阅读技巧,平时阅读课教学中,孩子们头头是道,但一旦给他一篇文章,让他独立去解决,就有点没有自信了。所以以后的语文教学,我们更应该在课堂上侧重对孩子说写读能力的培养。
3.培养习惯,终身受益。从出题者的思路和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来看,应加大孩子们的书写训练。老师应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要从严从细。除了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外,还应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善于倾听、大胆积极发言的好习惯,以及喜爱阅读、乐于思考、勤于积累的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终身受益。
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多读书,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增加学生对语言的悟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发掘,就一定会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