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5-03-03 15:34:4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试题编写 |
阳城县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阳城县教育局教研室
为检验课改实施水平,了解新课改中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达成情况,进一步引导教师反思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我们于2月3日对全县五年级进行了语文调研测试,现对测试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一、总体情况
全县五年级应参考3582人,实参考3570人,参考率99.7%。总均分78.88分,总及格率93.96%,总优秀率25.52%。整体情况较为良好。
试卷共分“基础积累”、“阅读感悟”、“实践园地”、“习作空间”四大部分。在命题题型设计方面,回归本色语文,紧扣“课标”,紧扣教材,以人为本,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考查,兼顾课外拓展,体现明显的人文性、综合性、创新性,同时还力求体现趣味性和灵活性。
一是“基础积累”部分字词展示方面,一改以往测试枯燥、机械
二是“实践园地”部分,题型设计方面以生为本,让学生尽情展示,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图表数据,得出研究结论,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充分体现了语文的语言表达和数学统计知识的有机结合与整合。这是本次测试的又一特色与亮点。
三是“习作空间”部分,更是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第一个题目以测试卷课外阅读的短文《画老师》为引子,让学生以“课堂上的
(一)基础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基础积累”部分学生得分情况较好。第一小题要求学生“争取写得正确、工整、美观”,全镇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达到书写要求,其他基础知识部分完成情况也不错。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一(2)根据语境中的拼音写出合适的字词,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完成,但有几个空学生理解不到位,以致出现同音字错误:如:“协作”写成“胁”;
2.一(4)把句子写具体一题,学生出错较多。“校园里静悄悄的,
3.一(6)结合课文内容填空,95%的同学都能背诵下来填写完成,只可惜常出现错字,因小失大(一字错,一空没分)。如:
以上情况说明,生字的掌握不仅要会书写、会组词,更重要的是要会理解运用。一些描写细致入微的文章一定要要求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会背、会写,要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并在说话和写作中恰当运用,以达到积累为运用服务的目的!
(二)阅读感悟——欣赏别人心灵世界的风光
阅读理解部分包括“课内阅读”(10分)和“课外阅读”(16分),从卷面看,大部分同学都能认真地去阅读完成,仔细审阅,存在问题如下:
(三)实践园地——心情展示你的风采
此题考查学生读表、读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多数学生抓不住中心,写得不理想,这也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密切的联系,可见,平时这样的调查活动搞得不多,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待培养和锻炼。
(四)习作空间——真诚地用心灵感悟、表达生活
这次习作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以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为引子,让学生任选一个作为题目,写一篇叙事作文,写出真实的体验是习作的重点。习作题材比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任选一个”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所以写起来能够做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不足的是,多数同学只是拼接了几个事例,凑足了篇幅,叙述不够具体,更谈不上细腻、生动,究其原因还是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差,教师平常引导不到位,学生不会观察生活,体验、感悟生活,总认为作文是遥不可及的,作文书上读一读、背一背,拿来我用,不会写真事,抒真情,“我手写我心”!
四、反思与建议
(一)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1.字词知识不够扎实。
加强字词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更应加强字词的辨析、理解和运用。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字词、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综合运用的能力。由于平时的拓展性训练不够深入,对知识综合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主观性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阅读能力欠佳
从试卷反映来看,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缺乏,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需要加强训练。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不断增强阅读能力。
4.学习习惯有待培养。
从整体卷面看,一部分知识点平时教学中强调得也比较多,或根据平时传授的阅读思考方法,学生完全应该做正确,但有些学生却莫名其妙地出错了,可能是不专注,不认真,或学习理解不到位、不深入。看来,我们要高度重视“习惯的培养”。
(二)教学建议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要对学生读、写、说习惯的培养引起高度重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
2.要继续加大学生对识字、阅读、积累、运用方面的力度。本次考试中,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掌握得最好。我们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其次要注重课外积累,让学生多读至诵,尤其是成语、俗语谚语、格言名言、歇后语、惯用语、古诗等,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同时更要注意对积累内容的理解内化,鼓励在口语、日记和习作中的运用。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3.潜心解读文本,深钻“课标”。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4.联系教材和生活有效进行习作训练。一要加强学生的课内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将课内的写作方法运用于实践,逐渐“授之以渔”,让学生“写得好”。二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写真事,抒真情。正如世纪老人巴金爷爷所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我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我的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我手写我心”,让习作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要充分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找到写作的兴趣。
总之,我们要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提素质”,追求“真、活、实、细”的教学境界,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