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北京二中往事]曹大德:范基公老师和他写的三本书

(2019-01-06 14:51:26)
标签:

转载

分类: 童年*母校*学生时代
范基公老师和他写的三本书

曹大德
 
       每每翻阅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院刊《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半月刊)时,我们总要看看《范老师说求真》专栏。近期的《校训的追本溯源》、《“三风一训”为育人之本》让人眼前一亮。正如编者按云,校训是学校的灵魂,范老师倡导对校训追本溯源,发扬光大。
       范老师不仅笔耕报刊,议论倡言,而且著作颇丰。从2001年起,他已编写了三本书:《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融合》、《人生必修孝道18课》、《厚积落叶听秋声》。
                             
信念传承    翰墨留香
       范基公老师,1940年生,1958年在北京二中留校从教,德育高级教师,北京二中前教育科研室主任。他的《健脑教育引论》获得北京市普教“八五”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遂被聘为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在1996年出席在德国汉堡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音乐治疗大会。他以《“无为”教育艺术初探》论文,参加了2000年中美教育研讨会。2001年退休时,学校档案室将其论文汇集成成册命名为《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的融合》。
       他在教育学领域驰骋,狠狠抓住教学主体学生不放,精心撰文《学生可持续发展要素浅析》,科学地提出自信心、责任感、意志力、知识结构、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等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六个方面;论证《启迪悟性——主体教育中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参与编写《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一书。
       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参加策划出版了中英文对照的《国学365》。他提出孝道是国学的第一课。随后在《当代家庭教育报》开专栏《范老师谈孝道》,由此,每月写一篇随笔,写了两年半。2009年初,在北京市教委和东城区妇联大力支持下,同心出版社出版《人生必修孝道十八课》,历时9年仍为畅销书。
       他经过长期研究、积累,在教育、出版界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出版了从教六十周年文选《厚积落叶听秋声》。该书 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初心篇,展现文化名人与有志之士的精神追求;第二部分是求真篇,抒发人生“真、善、美”的情感体验;第三部分育人篇,展示其从教经验和育人感悟。  
                                
立足经典    开拓创新
       范老师的三本书,处处显示其思维治学严谨、立足经典、开拓创新。
       以《“无为”教育艺术初探》为例,他看到大连学者新作《管理新论——无为管理学》,他认为这是一门崭新的管理科学,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无为思想体系与现代管理科学体系在一定老师条件与机缘下水到渠成的融合”。他便从哲学的高度来提升教育学,开创性地提出“无为”教育。他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概括、精炼的提出“无为”教育的四种模式:一、教育者有明显的教育意识,被教育者有明显的被教育意识;二、教育者有明显的教育意识,被教育者没有明显受教育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三、教育者没有教育意识,但被教育者在意外中受到教育;四、教育者没有教育意识,但被教育者有明显意识,能主动接受教育。
       “无为”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不仅无中生有,甚至无胜于有。正如老子云:“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常道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正意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所向披靡。
 
启迪智慧    知行合一
       俗话说教育者先受教育。我们手头事情繁多,难以安心学习范老师的长篇大论,且慢,范老师写作宗旨是“立论抓人,重在践行”。不妨读一读《厚积落叶听秋声》封底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院长、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先生的《推荐语》:这本书就是“说‘小’的,说‘粉笔末儿’、说文学课、说‘灵境’这个词,甚至偶一‘回头’他都要说一说。总之,说小人物、小事件、小感觉,却无不给人心灵之震撼、智慧之启迪和对当下世态百相之思考。------不仅针砭时弊,且论证完整,显示出作者思想的深邃和文学功底的深厚”。
       不是吗?说小文《呼唤“白开水”的回归》,是从老人们的俗语说孩童是喝着白开水长大说起,引到教学的基本功是语言、粉笔和板书,有如白开水一般。讲到老教师书法清秀俊美,板书风格巧妙,然后是笔锋一转,“现在的青年教师功底欠缺,不少人的字拿不出手,板书也不规范”,“板书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正在丧失或断代,不能不引人深思。”他大声疾呼“白开水”的回归!讲的是教学常事,却铿锵有力地讲出多么深刻的哲理。
       范基公老师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的人文学者,他的思考和实践经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对推行陶行知先生的求真教育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