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京华三部曲》
我的同事孙尚寅读了老金的《京华三部曲》,写了一篇读后感,全文如下:
早就知道老金退休以后写小说了,但看到他的小说《京华三部曲
城 • 墙 • 路》,首先感到吃惊的是,一部小说有大约150万字,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甲戌脂本《石头记》)不过73万字,《三国演义》也是73万字,老金的一部小说文字量超过两部名著文字量,可谓长篇巨著。我是怀着好奇心阅读这部小说的。
真正阅读进入这篇小说,我第一感受到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历史知识,书中有的段落,作家宁可将情节放慢一点,甚至略作停顿,也要将历史人物、事情背景、风俗典故,哪怕是一个地名由来、一道菜肴一种糕点的制作都要介绍清楚,而所记述无论是人是物都不是作者坐在家中想象或杜撰的,皆有渊源可寻可查。尤其在第一部《城》中非常突出,前四章就有大段落的描述。如记述柳姓、卢姓的由来、王府井大街的形成、鱼鲊的制作、茉莉花茶的工艺,中元节的习俗乃至西藏的跳布扎舞……。我想作者之所以追求这种严谨,与他曾经编修过地方志有很大关系,因为志书的第一要义就是求真存实,这可能早已烙印在作者的心灵深处。这既是作者用极大心血花费七、八年时间创作的原因,也是小说文字量多的原因。读老金小说,不仅看故事情节还可以增长许多知识。
然而老金毕竟创作的是小说,其中第三代柳黪是小说的主人翁,书中柳黪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为了解决从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开始,顺时记述展开情节,通过开篇柳黪一次车祸,使他受伤后失去知觉,出现灵魂出窍,倒退到1936年,将故事情节徐徐展开,最后又通过他苏醒过来,将故事情节的结束于2011年,跨度75载。小说总体脉络以柳家为主线,记述了一门四代人在历史风云变化中自身的命运变迁,展现了不同年代遭遇到的困苦、磨难,不同时期的奉献、牺牲。全书八十一章,我猜想作者想借用世人都熟悉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个数字,巧妙比喻柳家四代人曲折、艰难的人生道路和主人翁的坚韧、顽强品质。在读书过程中,伴随着情节变化我为书中人物遭遇的苦难、压迫充满同情,对大对无畏的牺牲、奋斗精神充满敬佩、感奋。
老金是一个严肃作家,这篇小说是依靠长期搜集的大量历史资料和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以及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力才完成的,祝贺小说的创作成功。希望有兴趣的朋友都来看看这部小说,还希望今后不断看到老金新的作品面世,获得更多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