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2016-03-06 20:45:21)
标签:

转载

分类: 视频摄影绘画(二)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当从青海玛多向西,沿着清澈蔚蓝的河水湖泊,一路逆流而上。很难相信,这样明晰剔透的水,是和壶口瀑布同根连枝的一条黄河水。浑浊咆哮的黄河,在这源头,却是如此的旖旎多姿。真想对李白说:我看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里,海拔4000米+,湛蓝的天,湛蓝的水。天上的朵朵白云倒影在水中央,两者仿佛都是伸手可及。“朋友,你到过黄河吗?”冼星海如是说。我想说的是:如此空灵婉约的黄河,大家有见过吗?迂回曲折的黄河,静静的流淌在金色的草原上,这是献给大地的哈达。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母亲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发源后,经星宿海进入玛多县境的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玛曲流出鄂陵湖后,才正式叫做黄河。扎陵湖,藏语意为“白色长湖”,鄂陵湖意为“青色长湖”。关于这两处地名还有段地图上著名的历史悬案呢。东鄂西扎,还是东扎西鄂?现在地图上鄂陵湖边还是扎陵湖乡,扎陵湖畔有个鄂陵村。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玛多,藏语“黄河源头”。这是黄河上游第一个县城,藏族风情相当浓郁。县城不大,最醒目的应该是彩色的经幡山和巍峨的格萨尔广场。风中飞扬的彩色经幡,身穿厚重藏服的人围绕着格萨尔王座雕塑一圈又一圈的转经。“这是格萨尔称王的地方”,有人骄傲的对我说。4300米海拔的高原上,空气很清冽,步伐却有些沉重。也许沉重的是背负的历史。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曾经玛多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首富县,拥有数不清的牛羊。但过度的放牧远远超过草原的负荷能力,使得生态急剧恶化。草原沙化,黄河断流,拥有4000多个湖泊的千湖之县连吃水都成了困难。还好人们及时醒悟,开始注重保护环境。如今这里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重要湿地。希望能尽早看到它重新水草丰腴,容颜如初。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出玛多向西到牛头碑,80公里颠簸的砂石路。因为路途偏远,一路上除了修路的工程车,几乎不见游人。天地间仿佛就只有我们这辆车,这群人,和这广阔的草原,连绵的雪山相伴。间或成群的黄鸭、黑顶鹤飞掠过湖面,天空中又滑翔过一只隼。藏野驴,狼,狐狸,留意看都是能发现的路边惊喜。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条路,李靖走过,侯君集走过。但更有名的是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从唐蕃古道经玛查里(现玛多县)沿河西行,至柏海(现鄂陵湖和扎陵湖),与等候迎亲的松赞干普相会,留下千古绝唱的风流佳话。从此,这里便是去往西藏的重要驿站,行旅商贾的必经之处。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行过鄂陵湖,看到措哇尕什则多卡寺边折向山顶。经幡环绕的牛头碑,是黄河源的地标。站在4610米的措哇尕什则神山之巅,极目张望,烟波浩渺的鄂陵湖,连绵秀丽的巴颜喀拉山,广袤无垠的草原,蜿蜒东流的黄河水。。。壮阔,浩瀚,恒远!这才是天大地大!青海确实有大美!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从高处望,水色益发多变。太阳一会儿躲进云朵后面,一会儿又蹦出来。色彩完全就不同。云影印在山脊上,一片片的明暗变化。随着黄昏的邻近,颜色益发温暖起来。草原上的红色仿佛要烧了起来,浓艳欲滴。下午的云淡风轻到这时就像变成了油画。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转载]【青海】玛多,黄河之水天上来
 

再往前便是星宿海。虽然金庸在小说中安排了一个星宿老怪,但一直不妨碍我向往这片美景的心。像星宿一样密布的湖泊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如同夜空的星星吗?虽然没能前往亲身一探,但归程的夜里,影影倬倬,繁星密布。伸出手,仿佛就在指尖闪耀,这是另外一种星宿海。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