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6 10:54
卢敏对张步远排长的评语,我很认同,亦有同感。连队的老职工都那么和蔼可亲、吃苦耐劳、淳朴善良、为人厚道。这使我又想起一位令人亲近的长者:沈庭光司务长(名字是否有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和蔡三中、纪荣等战友去食堂吃午饭,路过女生宿舍时,听到一帮姑娘站在她们的宿舍门口齐声对着食堂的方向在喊什么,我顺着方向看过去,原来沈大叔在食堂后面忙着…。这时也听清了那帮姑娘在喊什么了:“沈庭光的头像地球,有山有水有河流!”她们喊得很起劲,声音也很大,沈大叔也听到了,他立起身,朝她们挥挥手说:“去…去…去,不要调皮!”姑娘们叽叽嘎嘎连跑带闹跑进宿舍去了。这幅嬉戏闹忙的场面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至今印象深刻。我想她们的大作和我们洪玉明的可有一比。这句打油诗的出处是哪里?后来没有考证过,要解密看来要靠司马兄了。这正是:巾帼不让须眉,一样震撼雷人。
姑娘们喊的是北京学龄前儿歌,是老沈得罪了她们吧?是一群北京知青吗?那时候我们多么年轻呦,现在该是孙子们唱这些歌了。
如果这些话唱全了,应该是“。。。。。。的头像地球,有山有水有河流,。。。。。。的腰像镰刀,。。。。。的脑袋像面包!
”傻丫头们,别老和人家嬉戏。。。。。。
老沈外号儿“闪金光”,起因是有句歌词“。。。著作闪金光”。至于他有没有过别的特别宅心仁厚旗帜鲜明站稳立场坚持原则的光辉灿烂的英雄事迹我就不得而知了。
2012-11-16 13:37
说起了老沈,倒还依稀记得:山东人,四十多岁,高高的个子,有点瘦弱,腰不太挺;眼睛挺大,面色挺白,通鼻梁;嘴里镶着几颗金牙,遇人时,总是满脸堆笑。人很和蔼的。是团部跑船的,是船队下放到四连的。与他一起的还有一个高个子的小伙子姓韩,名字不记得了。虽年轻,但很老成。到四连不久,就又回船队搞水上运输去了……放木排去了……
2012-11-16 15:35
沈庭光的熊皮褥子:沈庭光调到四连后担任连队的保管。我当时还在麦场班,长和他打交道,算是比较熟。69年来的知青比较多,连队尽管抢着盖宿舍,可到冬季来临时,宿舍房顶仅上了瓦,安了窗户框,炕都没来得及盘。一下来那么多人,为让新来的战友住得好一点,我和一些早来一点的战友就搬到“新宿舍”。没炕只能在地下铺一层柳树条子,上面再铺一层麦秸。窗户也就只能用塑料布蒙上了。第一天晚上,钻进凉透的被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早上起来用手一摸,褥子冰凉。和老沈聊天时,我无心的聊这事儿,可到了晚上,老沈来到我的宿舍,为我送来一张黑熊皮褥子。熊皮很厚,黑亮亮的毛,一把抓不透。有了这张熊皮褥子我才度过了那最艰难的几天。今天看到战友们聊起了他,我才想起这件事。北大荒值得回忆的事儿不少,愿大家把那感人的故事讲出来共同分享吧!
刘英海(2015年6月15日):
回忆,沈庭光似乎不是管理员或者司务长。应该是保管员,四连打下的粮食由他负责抽样检验后确定品类。夏收的时候,运粮的解放车一辆接一辆,他忙不过来,常把这件事交给我去做。主要看干湿度,杂质和颗粒的饱满程度。写在检测单上交给运粮的司机。老沈是个朴实本份的人,不会说什么时髦的话,有时学两句还会弄出笑话来。他是49年以前的解放军,可一直没入党。有一次他叫我到他家帮他写入党申请书,就是那次我知道了他没入党的原因。他说有一次他押着两个俘虏的途中,两个俘虏分头跳跑,老沈抜枪时,枪走火,把自己打了。为这事还受了处分。老沈的腿微微有点不方便,就是那次落下的。从此,入党也有力阻力。老沈让我把这些事都写进了申请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