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八团四连前传-四连职工队伍构成 <290农场四连贴吧>
(2012-02-23 22:15:31)
标签:
北大荒290农场黑龙江二师八团职工队伍构成转业官兵支边 |
分类: 北大荒290农场 |
记忆*八团四连前传-四连职工队伍构成 <四连贴吧>
刘天人
今天的话题其实是《知青与盲流儿》。据说在农村下乡插队的那些知青受的罪大了去了,还养活不了自己。被祸害的也不少。但了解的不具体。我只知道些许身边的事。去之前知道那是转业官兵创的业。去了之后才知道,人员来源挺广的。极少极少数是当地的居民被收编进来了。那时的六连叫兴盛,是在编的但带有农村集体性质的老屯子。五分场三队(后来改成一营四连)除了山东转业的老五团,袁连长孙邦文贾树同他们(还有个王八蛋郭凤成),还有四川转业兵,赵国恩匡子忠刘先树陈学维他们。五八年山东支边的,林明荣于秀勋他们。五九年山东梁山移民,于庆行于瑞云系列的。比我到的晚的是大庆那边,红色草原农场分过来的,马学平佟良珍贾振生的父兄辈儿的。还有一些投亲靠友的,再有就是所谓“盲流儿”。一种不太受尊重的称谓。字面的理解可能是“盲目流窜未犯”吧?依据某些信息,辗转来到此地落脚为生。大多属于当时的长期临时工。他们没有城市户口,在老家日子太苦,故而离乡背井,远赴边疆,半主动半被动的投身于祖国(也是他们的祖国)的农垦事业,也挣了工资,因为他们也付出了血和汗。他们没有委屈,有的只是满足。他们思想境界不够高,但是可以学习和努力。我很敬重的段学义,就是个盲流儿。部队转业官兵是奉命去北大荒创业建场的。其他主要成分是有组织的前往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各场的。投亲靠友的和盲流儿,还有后来从老家娶回来的媳妇儿,那就都是自投罗网了。为了工资,也为了馒头,和咱们一样,生活在那片黑土地上。而且作为妻子来场,是没有工作的,只有能吃饱了的馒头。在北大荒当家属。巴不得有些临时工能干干,自己也挣些钱贴补家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