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梅氏文史园
梅氏文史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75
  • 关注人气: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者找到了梅艳芳的族人

(2008-09-15 11:21:54)
标签:

梅氏名人

杂谈

分类: 梅氏精英

 

记者找到了梅艳芳的族人

段扬

    2003年12月30日凌晨,香港一代歌后、著名影星梅艳芳辞世。世人只知梅艳芳的祖籍是广西合浦县,但究竟是哪里,合浦人也大都不知。记者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探访到梅艳芳的老家在合浦县常乐镇梅屋村,并找到了梅艳芳的族人。 

    昨日,记者驱车来到距北海60多公里的合浦县常乐镇梅屋村,找到了梅艳芳宗族中的一位古稀老人。老人名叫梅家仁,今年77岁,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热情地接待了记者。梅家仁老人告诉记者,1993年北海举办首届国际珍珠节时,梅艳芳应邀到北海演出,登台演唱时坦陈自己的祖籍是北海市合浦县,消息传到合浦县常乐镇梅屋村后,梅氏家族的老人们经过一番考证,证实整个合浦县只有一个梅屋村,其他地方再无梅氏家庭聚居之地,确认大名鼎鼎的梅艳芳就是他们家族的人,梅屋村的人为此非常自豪。有人曾想到北海与梅艳芳认亲,但考虑到双方地位悬殊,到了北海有可能被保卫人员阻隔在外,或是被别人误认为巴结名人,便放弃了这一念头。但从此村里的人特别爱听梅艳芳的歌声,有录音机的人家,纷纷购买梅艳芳演唱录制的盒带,天天放来听。梅家仁老人曾按梅艳芳演唱歌曲盒带上的地址,写了一封信到香港九龙新村给梅艳芳,表达了认亲之意,遗憾的是一直未见回音。 

    梅家仁老人又告诉记者,据梅屋村梅氏家族的族谱记载,梅氏家族的老祖宗原是广东顺德龙山人,于清朝嘉庆年间来到合浦常乐镇做生意,从广东引进了种桑养蚕抽丝技术,在常乐镇发展丝绸业,还成立了裕生丝织有限公司,经营丝绸生意。裕生公司鼎盛时期,有7艘铜底海船运输丝绸和红绒丝线,远销到南洋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还曾经发行过股票,公司出版的蚕丝纸币一度在市场流通。一次,这7艘铜底海船运输丝绸和红绒丝去南洋时,在大海上不幸遇上三月三风暴,7艘铜底海船均被狂风大浪打沉,船上人员全部落入海中,据说仅有极个别人获死里逃生,但从未返回过故乡。梅艳芳极有可能是遇海难生还的梅氏家族中人的后代。 

    这次海难,给梅氏家族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海难过后,曾有一条大狗爬上梅氏家族祠堂的屋顶,从此梅氏家族便一蹶不振,家道中落,并且人丁不旺。为纪念在这次海难中葬身大海的梅氏先人,梅氏家族定下一个族规:“不过三月三,不准穿丝衫”,此族规一直延袭到现在。到了全国解放时,梅氏家族仍未从这次海难中缓过气来,家族中仅剩下了30多人。解放后,梅氏家族又渐渐人丁兴旺,现在家族的人口已增至200多人。常乐镇如今已成为合浦县的蚕丝基地,是全县的十大经济基地之一,梅氏家族功不可没。 

    梅家仁老人还陪记者参观了梅氏宗祠,该宗祠砖墙瓦顶,门上高挂“春风第”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宗祠内的神龛上,香火旺盛,中间有一个烫金的“神”字,“神”字两边是一副对联:“香烟篆出平安宅,烛蕊生成富贵花”,横批是“余庆堂”三字。宗祠内,张贴着梅氏家族老祖宗的画像。梅家仁老人说,逢年过节,梅氏家族的人均要来祠堂拜祭祖先。 

    梅家仁老人还对记者说,梅氏家族中人都知道梅艳芳是香港歌后和著名影星,颇具爱心且口碑甚好,可惜她时运不佳,竟患上了宫颈癌。梅氏家族中人对媒体报道梅艳芳的消息都十分关注,还听说过她曾经参加了1999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家都为梅氏家族有这样的好后代深感自豪,同时对她的英年早逝深感悲痛。  

    (来源:八桂都市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