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屑红尘二

标签:
玉屑红尘收藏佛学文化 |
分类: 杂文散文、藏品诗文 |
玉屑红尘二
文\艾之宁耶
古人对玉的认识比较宽泛。“石之美者,谓之玉。”,民间有种说法:“千种石头,万种玉。”,可见地球上玉石比泥土、沙渍还要多。但凡过去、现在或未来能够形成熔岩地心的星球,石头的质量都远远大过尘土。经过岩浆的高温高压后喷涌而出的,又或者经过板块挤压等地质运动后的山川矿脉,其中多有玉石。狭义的宝玉石(名贵宝石、翡翠、和田玉,以及有机宝石)虽然数量也有很多,但佳品与上品,并不多见。如果把石头比作动物,宝玉石比作人类,“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而人群中出类拔萃的,也是为数不多的。
普通的宝玉石价格便宜,宝玉石的美品佳作价格昂贵。出类拔萃的人社会价值实现的多,而普罗大众社会价值实现的少。世上的美品、精英也好,普品、凡人也罢,其实都是时间庙宇里的贡品,飞灰烟灭是早晚的事。假如蟪蛄的生命以日计,蝉的生命以月计,人的生命以年计,胡杨的生命以百年计,沙土的生命以千年计,那么,宝玉石的生命应该是从以万年计至以亿年计。
就如同我们看待蚂蚁的王国一样,什么地盘城堡、什么高贵低贱、什么宝贝垃圾。在宇宙外面的观察者眼里,都如同玉屑红尘一般。刹那存亡、刹那聚散、刹那生死,人又如何可以了知?如何控制?如果我们的心源能够沟通宇宙外面的观察者,又何在意必成住坏空的假象?又或者我们就是宇宙外面的观察者,待在成住坏空的假象中成长智慧,认清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因而,宇宙外面的观察者也是虚妄的。那么,有没有我们可以理解的宇宙观呢?请关注我科幻小说的理论构思,宇宙终极真相之二《蠕虫宇宙》,或许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