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藏的五大建筑思想
(2008-08-05 15:52:30)
标签:
西藏西藏建筑建筑文化文化 |
分类: 建筑文化 |
古代西藏传统建筑思想的渊源在哪里?我的回答是:产生西藏传统建筑设计思想的渊源就是西藏的藏传佛教,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和西藏的历史演变。特别是源自在西藏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历史上,宗教即是经院的哲学,更是西藏地方普遍存在的生活方式,可以讲藏传佛教渗透到西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包括了藏族群众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藏传佛教及其思想对营造建筑形式和组织建筑空间、装饰建筑色彩等建筑实践活动,都发挥着重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并形成了西藏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这些思想和理念对西藏传统建筑的实践和发展,对西藏城乡建设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我把这些思想归纳为五个学说。
一、天梯说
西藏历史传说中的聂赤赞普是西藏第一个藏王,他和他之后的六个藏王,史称天赤七王。传说天赤七王都是天界的神仙,等到他们死亡时也会登上天界。《王统世系明鉴》讲,“天神之身不存遗骸,象彩虹一样消逝。”彩虹就是登天光绳,山体就是天梯。天赤七王之后的止贡赞普,在一次决斗中,由于疏忽而斩断了他与天界联系的登天光绳,从此藏王留在人间,在青瓦达孜为他修建了西藏的第一个坟墓。在天梯说影响下,对天界的想往和登天的愿望,当然不排除当时防御的考虑,那个时代西藏的很多房屋都建在山上。据《西藏文明》讲,当时“在所有的山岭和所有的陡峭的山崖上都建有大型宫殿”。既使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一些地方的山腰上看到画上去的天梯图腾和山顶上宫殿的废墟。(右上图为早期建在山顶的宫殿-雍布拉康)
二、女魔说
吐蕃王朝时期,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并迎娶唐朝公主后,开始在拉萨河谷平原大兴土木。文成公主曾为修建大昭寺和造就千年福址而进行卜算。她揭示蕃地雪国的地形是一个仰卧的罗刹魔女(如右图),提出消除魔患、镇压地煞、具足功德、修建魇胜的营造思想。主张在罗刹女魔的左右臂、胯、肘、膝、手掌、脚掌修建12座寺庙,以镇魔力。文成公主曾约定,如来不及修建这12座寺庙,也要先在这些地方打入地钉,以保平安。西藏著名的大昭寺,就是选在罗刹魔女的心脏的地方—涡汤错,用白山羊驮土填湖建起来的,这里可以讲是罗刹魔女最要害的部位了。据说十座寺院修建此后,吐蕃一片地方具足一切功德和吉祥之相。大家知道昌都地区,相传昌都地区贡觉县夏通寺是罗刹女魔的左手掌心。女魔说对吐蕃王朝在拉萨河谷地区的开发建设曾发挥过重要影响。
三、中心说
古代佛教宇宙观认为,世界的中心在须弥山,以须弥山为中心,取5万由旬为半径画圆,再取2.5万由旬画圆,形成了宇宙的四大洲和八小洲。佛教认为世界有三界,人类和畜类生活的中界,以须弥山为轴心,伸展到神灵生活的天界和黑暗的地界。在中心说的影响下,桑耶寺的建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其主殿代表须弥山,由围墙所构成的圆内有代表四大洲、八小洲及日、月等殿堂建筑。在中心说的影响下,住宅、寺院、宫殿等建筑都被认为是世界的缩影。早期的帐篷和后来居室中的木柱都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沿着这个中心可以上升,也可以下沉。这也是信教群众向居室中的木柱敬献哈达的原因。可以讲是把天界的虚境移入了人间,把心造的宇宙构想变成了可以感觉的可视的空间。
四、金刚说
西藏宗教的主要流派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是在金刚乘基础上发展的,属于大乘佛教。藏传佛教渗透到西藏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包括无数形态和极端复杂哲学思想的宗教领域,要说清楚它的内容和思想是非常困难的。但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藏传佛教创造和确立了很多神的形象,而且这些神占据着至高无尚的地位。大家可以把金刚理解为佛佗和佛教当中的众神。对佛教中众神的“顶礼膜拜”和“转经朝圣”等思想和仪轨,即是对这些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同时又对社会形态、城市形态和建筑形式等都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寺院的殿堂建筑内有很多“回”型的平面布局。这些都是求佛转经的通道。桑耶寺主殿的三层空间都有回型布置。这种建筑平面布置反映了宗教思想和仪轨的需要,延伸到寺院之外就形成了不同的转经道路。比如转山、转湖、转寺、转塔等等。拉萨的八廓街就是著名的转经路(见右图)。事实上对大昭寺的朝圣形成了囊廓、八廓和林廓三条转经道路。这对早期的建筑形式和城市布局有很大的影响。
五、来世说
藏传佛教思想,宣传四谛五明、六道轮回,只求来世,使人们不追求个人和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丰富。甚至受到的苦难越多,修行才会越深,也才会有比较好的来世。藏传佛教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性的而非经济性的。物质增长和生活富足对佛教信徒没有价值,而所谓的人格净化和升华才是人一生的追求。房子盖起来能遮风蔽雨即可。这一思想在当时的农牧奴住房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这也是藏式传统建筑具有古朴粗犷的建筑风格的因素之一。
上面对西藏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我把它概括为五个学说,做了一些介绍。可以肯定的讲,这些设计思想是唯心主义的,是有神论的,可以讲包含了很多封建迷信的色彩,甚至是反科学的。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思想是受到了历史条件的局限。虽然如此,这些设计思想仍然反映出高原先人对世界和生活的某种良好的愿望。在这些思想中仍然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第一,坚持规划的思想。第二,趋利避害的思想。第三,崇尚自然的思想等。第四,天人合一的思想。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