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汶河行之“印台月色”

(2012-03-30 16:24:22)
标签:

汶河行

印台月色

文化

分类: 素心棉麻

                汶河行之“印台月色”

    “印台”现在是个“园”。我想多数的安丘人大概都知道。也许他们的家,就居住在这个小区。

    我去的却不是这里。这次的行走几乎绕过了所有的现代文明,我们犹如考古队般,在人迹罕至里穿梭。

    “印台月色依依见,牛沐钟声隐隐来。”若干年前,安丘有个县令叫陈文炜,现在看来,他应该属于一学者型官员,一首安丘八景诗不仅让现代人在故纸堆里寻找安慰和自信,而且似乎还暗含着某种禅机。幸亏“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而今的牛沐钟声只能在历史的隧道里回响,而印台,大概也就只剩了个千年月色。

    当年的印台俗称“大墩”,乃是安丘城的最高点,月圆之夜,登高北眺,整个安丘城都在皎洁的月色中若隐若现。“印台月色依依见”正是由此而来。而现在,当年的最高点已经铲平、挖低,或者修建成了大马路,或者开发成了居民区,当年的安丘八景之一,而今只剩了个造型别致的土堆。令人惊讶的是,那土堆上居然绿草丛生,很多灌木类植物也在上面阔枝散叶。没错,让万物生根发芽的,从来都只是泥土,而绝不是什么钢筋水泥。

    可惜,也不会再支撑多少时日。在灯红酒绿的冲击和风吹日晒雨淋里,印台月色,终将只是个传说。

    安丘名人张公制曾咏印台月色云: “一墩突兀立城隈, 吏散公庭待月来。要使此心明镜似,不须暮夜上高台。”

    也罢。不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