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河行之“牛沐钟声”
(2012-03-30 14:43:14)
标签:
汶河行牛沐钟声文化 |
分类: 素心棉麻 |
牛沐寺早就没有了寺,牛沐钟声也早就淹没在了历史长河的最深处。
但我们一行五人,还是执著的来到了这片高地。或者,我们应该叫它遗址?这样总算显得庄严或者正式。我们睁大眼睛,相机也调好了焦距,希望能从这所谓的“址”上寻找到哪怕一星半点的“遗”,但很遗憾,除了高地周围的一片棉田,似乎再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个季节,棉花已经采摘干净,只剩了光秃秃的杆和张着口的棉壳。
负责摄像的小董问道:“这就是棉花吧?”
我望了望他稚嫩的脸庞:“小董啊,我敢说,你们家至少三代不是农民。”
小董挠了挠头发,有些不好意思:“我真的是第一次见。”
我当然相信他说的是实话。天地之大,很多的事物为我们所未知,但小董是幸运的,他想像中的棉花和现实总算成功接轨,而我们呢,循着如雷贯耳的“牛沐钟声”而来,却不见了寺,更没有了钟。只有穿行在耳边的呼呼风声在提醒我们:这里曾经人潮汹涌,烟火繁盛。
带我们来的是当地文化站的站长,他笑曰:“深山藏古寺。”
这里不是什么深山,它恰是一片凸起的旷野高地,但曾经名噪一时的牛沐古寺,却早就在所谓的现代文明中,遁迹。
人类啊,边创造边毁灭,然后又要在一无所有中,故作悲痛的缅怀。
前一篇:汶河行之“断崖挂雪”
后一篇:汶河行之“印台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