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坐月子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我顺利地生下了儿子。欣喜之余,却为该在哪里坐月子犯了愁。
按说我新在城里买了楼房,宽敞明亮,又有干净的卫生间,暖气供应又好,若在自己的小家应该比较方便。
可是,乡下的婆婆为我们母子也早早做好了准备。给我和老公的房间盘上土炕,棉被拿出来在太阳地里晒了不知多少遍,土炕尽管还无人入住,但也是每天晚上都用柴火烘烤一番,就等我们母子回家了。
所以当我流露出想在城里坐月子的想法时,婆婆嘴上尽管没说什么,但失落还是情不自禁地写在了脸上。在侍侯我生产的这段时间里,婆婆楼上楼下地爬,累得气喘吁吁,对于住惯了平房又年近六旬的她,这高高的六楼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再说家里的公公也需要婆婆照顾。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回老家坐月子,这是让婆婆觉得脸上光彩的事儿:瞧,俺这媳妇多实在,不嫌俺脏,抱着孩子回来了……考虑到这些,我想还是回老家吧,不就一个月嘛,我是小辈,应该多考虑长辈的感受。
就这样,我们母子在医院呆了三天后便回到乡下的婆家,开始了我的“月子”生活。说真的,乡下的卫生条件尽管比城里差,但乡下人的热情,就像那温暖的土炕一样,丝丝缕缕、热热乎乎地渗进你的心房,让你的每一个毛孔都舒展、畅快。村里的婶子大娘拿着鸡蛋红塘来看我、看孩子。热情的寒暄之后她们会一脸严肃地叮嘱我在月子里要注意的事项……
至于我婆婆,那就更不用说了。她为了给我补充营养,一天让我吃四顿饭。我的饭量小,有时实在吃不下,她便说:女人生孩子是会伤元气的,不补咋行,挨挨吃了吧。为了不让老人家失望,我只好硬往肚里撑。
短短三十天,我的肉疯长。出了满月一称,老天,重了14斤,“水蛇腰”也成了“水桶腰”,以前的裤子统统穿不上了。老公戏谑道:怎么样,还是乡下养人吧……倒也是,虽然后来为了恢复体形费了不少劲,但我的身子骨却比生孩子以前更壮了。
回老家坐月子,我至今不悔……
(2007年旧作,那时候的自己,多么烟火,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