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冰沁于心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 |
分类: 纵情北美 |
【P1】库库尔坎金字塔,雄居奇琴伊察的正中,是玛雅人专门用来祭祀羽蛇神所用。(库库尔坎,在玛雅文化中是羽蛇神的意思,被誉为是太阳的化身,即太阳神。)
【P2】它是一座用土筑成的九层圆形祭坛,高29米,周边各宽55米多,周长250米左右,最高一层建有一座6米高的方形坛庙。整个金字塔高约30米,四周环绕91级台阶,加起来一共364级台阶,再加上塔顶的羽蛇神庙,共有365阶,象征了一年中的365天。它是玛雅人对其掌握的建筑几何知识的绝妙展示,而金字塔旁边的天文台,更是把这种高超的几何和天文知识表现得淋漓尽致。


【P3】这座古老的建筑,在建造之前,经过了精心的几何设计,它所表达出的精确度和玄妙而充满戏剧性的效果,令后人叹为观止:每年春分和秋分两天的日落时分,北面一组台阶的边墙会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弯弯曲曲的七段等腰三角形,连同底部雕刻的蛇头,宛若一条巨蛇从塔顶向大地游动,象征着羽蛇神在春分时苏醒,爬出庙宇。每一次,这个幻象持续整整3
小时22 分,分秒不差。这个神秘景观被称为“光影蛇形”。
【P4】在库库尔坎金字塔的东面,有一座宏伟的四层金字塔,被称为勇士庙,庙的前面和南面是一大片方形或圆形的石柱,名为“千柱群”,这些石柱过去曾支撑着巨大的宫殿。
【P6】
【P7】如今,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石柱群,依旧傲然挺立在奇琴伊察的遗迹里,还真像一群忠诚威武的勇士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P8】穿越勇士庙,沿着道路走几分钟,就能看到一个方形大平台上的圆形建筑,这便是椭圆形天文台。天文台是为掌管风和学习的羽蛇神而设,门设在可以观察春季昼夜平分点、月亮最大南北倾斜及其他天文现象的位置。玛雅人用太阳照射在门上在屋内形成的阴影来判断夏至与冬至的到来。
【P11】奇琴伊察最令人注目的古典时期建筑之一是一组精美的普克风格建筑群。虽然被西班牙人起了“修女院”("Las
Monjas","The
Nunnery")的绰号,这组建筑实际上是城市在古典时期的政府宫殿。东边不远是一座不大的庙宇,绰号“教堂”("La
Iglesia","The Church"),装饰有精美的雨神面具。


【P17】在奇琴伊察一共有7个中美洲蹴球球场,其中金字塔西北150米左右的球场最为引人注目。这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场,有166米长68米宽。球场内部两侧排列着雕刻着球员形象的石板。
【P18】奇琴伊察的球赛是一种宗教仪式.,祭司会先算上一卦,
卦上可能是说,如果甲队赢,当年就会风调雨顺, 否则就是个灾年。双方队员都闷在鼓里, 不知道卦上的内容.
只管拼了个你死我活。最后,可能乙队赢了。祭司揭开卦的内容,
可怜的甲队和乙队的队长都要献上他们的人头,以平熄神怒。这种场景,可以从球场上的一幅队长断头图上看到。因此,这个球场又被称为“人祭球场”。
【P20】
【P24】关于玛雅文化衰亡的原因,曾经有过各种揣测,有人说是环境变化,有人说是战乱所致,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固步自封,未能发扬创新和进取精神,未能取得新的成就、新的进步和发展,可能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P25】玛雅文化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突然走向衰落,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一段时期内,散居在丛林中的玛雅人抛弃原来的家园,集体向北迁移。从此以后,玛雅文化消失于丛林之中,于是人们作了一些猜测。随外星人而去、沉入大海、内部暴乱、祭祀杀人......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P26】
【P27】
【P30】
【P31】
【P32】尤卡坦半岛没有多少地面河流,因此奇琴伊察当地三个终年提供充足水源的溶井(cenote)使之成为了天然的人口中心。其中两个溶井至今存在,其中一个就是著名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献祭之井"。
【P33】
【P34】墨西哥纬度较低,即使是11月,也是骄阳似火。奇琴伊察的主要遗迹几乎都是暴露在烈日之下,因此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
【P36】巴利亚多利德(Valladolid),是离奇琴伊察最近的城市,这里吃饭、住宿都比较方便。这座被称为东方王妃(Sultaness
of the East)的小城,能领略到浓浓的西班牙风情。
【P37】我们当天在手机APP上订了一家名叫Maria
de la Luz的酒店,没想到酒店竟然就在市中心广场边上,出门就是教堂和彩色的建筑。
【P39】这个人口不足5万的小城市,有着悠闲宁静的生活,让人很想融入他们。一排排彩色的房子,在蓝天之下、夕阳之下、灯光之下,显得那么的美丽。
地点:墨西哥 金塔罗莱纳州 奇琴伊察古城
时间:2015年10月26-27日
器材:Canon EOS 5D Mark II EF 24-70mm f/2.8L
USM、TS-E 17mm
摄影:冰沁于心
作者简介
冰沁于心公众微信:
了解更多旅途趣闻,请关注我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