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冰沁于心郭亮村挂壁公路王莽岭自驾 |
分类: 神州大地 |
【P1】北京到湘峪村,自驾里程约850公里,几乎全程高速,路况也相当不错。湘峪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郑村镇,这里最大的特色是原汁原味,整个村庄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
【P2】湘峪村内的三都古城最具历史文化价值,城内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向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特别是修筑于城垣之中的藏兵洞,中西合璧的状元楼、探花楼以及固若金汤的城墙防御体系极具特色。


【P5】这是是明朝万历年间户部尚书孙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孙氏兄弟的故里。古城依山而建,分为内城和外城,虽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却保存完好,至今还有人居住于此,生活气息浓厚。好在目前这里还没完全开发,对外还没开始收门票,游客也屈指可数,是一个探访古迹、了解人文的好地方。


【P10】大门上那些斑驳的裂痕和褪色的底漆,足以说明这是一座年久失修、人迹罕至的寺庙。
【P11】寺庙还有一个“南天门”,南天门的入口虽然挂着售票处的牌子,却没有看见售票人员,直到我们游玩结束走出寺庙也没见到一个人。从南天门进来,便是一个极其陡峭的石梯,想要爬上去还是有点费劲。
【P12】说来也怪,这座寺庙远远看上去像是佛教寺庙,过了南天门厚的殿堂里也供奉着四大天王,但这四大天王与传统的佛教四大天王还真不大一样,个人天王连法器都不一样。再往里走,寺庙又随处可见道家得太极八卦图。难道这是一个佛道共存的寺庙?


【P13】皇城相府,应该算是本次行程里游客最多的一个地方。这里是康熙帝师、《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故居,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陈廷敬官居相位,故名“皇城”。
【P16】整个建筑依山而建,居高临下,城墙高大而坚固,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也可以抵御外敌入侵或土匪作恶。
【P17】内城北部建一高堡楼,名曰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


【P19】参观皇城相府,共有三个感触:1、旅游开发应注重整体协调,古城里随处可见电灯泡、蓝色工棚,这不是对整体环境的破坏吗?敢不敢别直接挂几根白炽灯?2、迎宾仪式粗制滥造、华而不实,演员演技暂且不说,至少把服装搞得像样一点吧?既然搞了,就应搞好搞专业。3、家大业大,有钱真好!


【P20】郭峪村,紧邻皇城相府,又一个惊艳我的山西古村落!村子依山傍水、雄伟壮观,建筑极具明清特色,连用于防卫的城墙,都是中国罕见的蜂窝城墙。目前这里还不收费,不过已在开发。村子里有很多现代化的楼房,虽有生活气息,却破坏了古城的整体风格。


【P21】郭峪村里最壮观也是最招牌的建筑,当属老狮院。这里是陈氏老宅,陈廷敬进京赶考前和其母亲的住所。门前有大狮子两尊,附带几座小狮子。门楣之上为三层书板,书写着陈氏家族几大官员的从政官位,这应该算是“光耀门楣”吧。


【P22】汤帝庙(俗称大庙)则是郭峪村的另外一个知名建筑,这里曾经是村社活动场所,村内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商定和办理。从樊溪河滩西进,入村东门,一路上坡,沿申明亭左转,距汤帝庙约50米时,走出巷子,路面由宽而窄,由缓而陡,气势高大的庙宇雄踞前方高处,尽管用力抬头,也难见庙宇全貌,只看见苍穹下雕甍画桷,如鸟如翚,整个建筑显得庄严肃穆。
【P23】王莽岭距离皇城相府约125公里,套票110元(含王莽岭和锡崖沟),王莽岭单独门票80元。建议住在景区里面的农家院,单买一个80元的门票,再每辆车交10元停车费(不要发票是10元,要发票就是20元),就能开车到景区里面。
【P24】景区里面最好的住宿,当属卧龙山庄,观景位置也相对较好,当然价格也相对较贵,且需要提前预定。卧龙山庄不远处是亭子,是看日出的不错原则。我们一行人在王莽岭山顶合影到时候,竟然吸引了其他游客加入,队伍瞬间壮大。


【P25】王莽岭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处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带之最险要处,由高低错落的五十多个山峰组成,是太行山风光的典型代表。亲临王莽岭,既可环视“群峰笔立太行头”,又能远望千里平原一眼收,还可体会一览众山小、峡中田园游的心灵意境。


【P32】王莽岭的山脚下,坐落着美丽的锡崖沟,山陡沟深,雄伟壮美。这里的挂壁公路更是人间一绝,这条绵延近8公里、外观分为三层的公路,是锡崖沟人用锤子、钎子,靠自己的一双手在太行绝壁上抠出的一条生命线。壮哉!
【P33】锡崖沟地处太行山腹地,位于陵川县境最东端,晋豫两省交界处,锡崖沟人为走出大山,靠自己的一双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30年,用锤子、钎子,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长达7.5公里长的“挂壁公路”,造就了闻明华夏的“锡崖沟精神”。


【P34】锡崖沟村村民的祖先,是古代战乱和灾荒年代逃进山里来的。这里,四山阻隔,上山、下山全是悬崖绝壁。千百年来,他们过着自生自灭的原始人一样的生活,在沟里开荒、种地、植树、放牧、砍柴,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


【P37】锡崖沟挂壁公路为单项行驶,需要从王莽岭景区山顶进入,不允许私家车同行,游客只能乘坐景区大巴前往,而且是只能是车游,中途不停留。这也是当初我为什么只买王莽岭单独门票的原因之一。我们包了农家院老板的车,带着我们去了锡崖沟,中途停车拍照,比自己购买锡崖沟的门票和大巴费用要便宜很多。


【P43】
【P44】文章前面我也说过,目前能把车开进郭亮村的办法就是从王莽岭的昆山挂壁公路进去。但是这需要王莽岭景区给开具路条。当然,这个路条一般是不给开的,除非是有关系。这个路条上写明通行的车牌号、人数,驾驶员姓名及身份证号。一般工作人员会问你是否开过这段路,没开过的一般是不给开路条的。
【P45】昆山挂壁公路的入口,就在王莽岭景区内,大巴停车场再往上开800米左右,路口左侧就是“昆山隧道”,这就是昆山挂壁公路的入口。入口一般锁着铁门的,只有看到路条和王莽岭景区门票后才放行。
【P46】进了昆山隧道,我才明白当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问我是否开过这段路了。这条处于太行绝壁上的盘山公路,道路极其狭窄,单车通过都非常困难,还得经常会车,很多地方车身与悬崖、峭壁也就不到5公分的距离,真是惊险至极!绝对考验驾驶技术和车身感觉!


【P47】尽管我在2013年曾经开车从郭亮村到王莽岭时走过昆山挂壁公路,但世易时移,如今完全不一样了。曾经是上坡、车少,碰到稍微宽点的地方,还能停下拍照,现在是下坡、车多,大多是工程车,拉着水泥、石浆等,经常得会车,在不停地你退我进、我退你进的过程中慢慢地向前移动。


【P50】在南太行七条挂壁公路中,位于王莽岭景区的昆山挂壁公路是最为年轻也是最为壮观的。新开的挂壁公路未加整饰,路面凸凸凹凹,洞顶垂石嶙峋,侧窗龇牙咧嘴,宽度又有限,只有农用三轮车蹦蹦跳跳从洞中钻过,配合着犬牙交错的危石险崖,给隧道画足了荒凉悲壮的色彩。
【P51】挂壁公路因地处绝壁险境,自然构成一种美景,远看如大气磅礴的国画山水长卷;从隧道洞内侧窗向外看,又像是在画廊里欣赏一幅幅风景画,美不胜收。它解决了山区交通难题,串起了一处处深山美景,吸引着游客的眼球,成了当地村民的脱贫路、致富路。
【P57】郭亮以秀美山岭,独特的石舍而闻名,更以其周围自然风景吸引着旅游者。郭亮洞现称绝壁长廊,长1200米,洞顶是嶙峋的怪石,开凿时留下的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日本人赞誉“世界第九大奇迹"。


【P59】天梯是由块块不整齐的岩石垒起或直接在90度角的岩壁上凿
出来的石坑组成。直到本世纪70年代,山民打通了郭亮洞,人们才逐步废弃了这条几百年来的“热线”。我们有意从天梯登顶,就是想领略一下先人险行的感觉。


【P61】
【P65】其实在最初的计划中,是没有攀岩这个项目的,只不过看到有人在攀岩,加上有专业保障团队的支援,怎么也得试试啊。我甚至是穿着牛仔裤上去的,不过好在龙狮戴尔(Lonsdale)的三防牛仔裤抗磨、柔软,攀岩是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P67】附赠一张在农家乐拍的万仙山旅游线路图。
【P68】从郭亮村出来,我们打算再去冒一把险:乘坐滑翔伞飞跃林虑山。林虑山距离郭亮村约130公里,海拔1280余米,山道盘旋而上,挺立山头,整个太行山大峡谷和林州盆地风光一览无余。真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意。


【P71】“盖乐世探险队挑战之旅”的旗帜,随着滑翔伞飞扬在太行山脉。
【P72】
地点:山西省 晋城市 沁水县 湘峪村
时间:2015年8月25-30日
器材:SAMSUNG Galaxy S6 edge+(本文所用配图均使用该手机拍摄)
摄影:冰沁于心
作者简介
冰沁于心公众微信:
了解更多旅途趣闻,请关注我的微博:
配乐:《愚公移山》 演唱: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