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冰沁于心金山岭长城大雾弥漫自驾旅游 |
分类: 神州大地 |
【P1】蜿蜒曲折的长城,在浓雾中显得更加的刚劲挺拔,就像是山体的脊梁骨一样,成为了整座山的支柱与灵魂。浓浓的雾气,给若隐若现的长城增加了一丝神秘感。
【P2】那一块块坚实的砖头,铸就了这万世不朽之传奇。那一个个经历了数百年历史的城楼垛子,慢慢地消失在雾气中,由近及远。一个城楼,竟然只剩下了拐角处的残垣断壁。但,谁又能经得住时间的等候和历史的沧桑?
【P3】不知为何,当天的雾气特别的大,整个金山岭长城都被浓雾包围着,能见度不足十米。只有耐心地等待,趁着雾气稍微小一点的时候,赶紧抢拍两张,就那么几秒钟,浓雾马上又上来了,再次将长城“吞噬”其中。
【P4】本来还慨叹自己头一回来金山岭,赶不上云海也就罢了,居然碰上如此大雾,岂不遗憾?转念一想,大雾中的金山岭长城,其实也是别有一番韵味。若隐若现的长城,在雾气中更加的神秘莫测。不远的烽火台,在大雾中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颇有几分仙气。
【P5】往司马台方向走,金山岭长城段几乎是年久失修的野长城。早已崎岖不平的地基、断裂倾倒的城墙、坍塌缺觉的垛子,都足以说明这段明长城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杂草丛生,更显示了长城的久远与真实。
【P6】是的,这才是最真实的长城。虽然没有修葺,但经历过几百年的风雨沧桑,哪个建筑不是破旧的样子?正是这样的长城,才是它本来的样貌。八达岭长城虽然名声在外,每天游人如织,但那修葺过的城墙,有几块砖是历史的遗迹?
【P7】也许,多年以后,历史上真正的长城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都是现代人为发展旅游业而用现代砖瓦而补修出来的长城,但这样的长城是否还有历史文化?所幸我还能登上并见证这段原始的长城。
【P8】金山岭长城的独特之一,就在于很多城墙砖上都有刻字。像这块上面的“萬历陆年镇虏奇兵营造”,由此可推算出这块砖应该是在1573年左右所造。后来根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些刻字的砖,其实最大的作用是“实名”。因为明长城最大的用途是为抵御北元南侵,而元朝骑兵作战勇猛,如果长城质量不好,必然会影响防御能力。故而造砖的窑子、修长城的工匠,都是实名制,一旦出现问题,便会连坐。就算工匠们已经去世,那就子孙们定罪。因此,为了不惹祸上身,甚至不殃及子孙,明长城的质量非常高,几百年后的今天,依旧保存完好。PS:如果现在的工程都实行这样的制度,会不会就少很多楼脆脆、楼歪歪?
【P9】这次去金山岭,有一个小插曲。我们往司马台方向走的时候,大雾越来越浓,几乎看不见路了。突然有一只小狗从不远处的雾气中跑了出来,围着我们打转。我们想它应该是饿了,可是我们翻遍背包,除了镜头,没有任何吃的。
【P10】原地待了几分钟后,这只小狗起身往前走,我们也就跟着它走。走到前面的一个垛子时,小狗居然从城墙中间的一个缺口下去,走上了一条小路。我们以为它是打算要跟我们分道扬镳了,便不理会它,径直朝着垛子走去。谁知小狗又从小路上来,跑到我们前面,然后又往小路跑去。我们还是不理会,继续向垛子走。走到跟前才发现,这个垛子跟前的城墙已经毁坏,我们根本无法登上去。这时,我们才明白,小狗是想带领我们走小路绕过去,多么仗义的小狗啊!
【P11】绕过那个毁坏的垛子后,小狗一直带领我们走过了好几个垛子,走了好几次小路,后来我们想着往回走,去大金山、小金山看看。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就一路呼唤着小狗,想着让它跟着我们一起走,到了门口那边,找当地村民买点吃的给它。跟着我们走了两个垛子以后,它突然不走了,停在那里,我们回去唤它,它还是不走,然后我们俩就慢慢往前走,以为它会跟上来。
【P12】可我们走了十多米,依然不见它跟来。接下来的事情,让我们有点意外和震惊,只听见一声狼嚎一样的声音,我们回头一看,那只小狗站在原地,狼一样的站在原地,仰天长啸。我想,它应该是生气了,甚至是绝望了!它刚开始看我们没给它吃的,没准还想着通过给我们带路来换点吃的,没想到最后我们也什么都没给它。它允许在想:人类怎么会这样?难道不懂得感恩么?
【P13】最终,它也没跟着继续往前走。走了几个垛子后,看到一对恋人迎面而来。速上去问他们是否带吃的,可他们除了一瓶矿泉水和一盒口香糖,也没什么能吃的了。为此,我们一路上都在自责,为什么自己包里不装点吃的呢?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时间:2013年6月29日
摄影:冰沁于心
了解更多旅途趣闻,请关注我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