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神州大地 |
【P1】全寺的核心建筑是圆通宝殿,此殿仿照缅甸阿兰陀寺建造,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浓郁异域建筑风格的、装饰精美华丽而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寺庙,为汉传佛教唯一、世界仅存两座此类风格的佛教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宗教、建筑和文化历史价值。
【P2】圆通宝殿的宝顶可谓独树一帜。从建筑风格上看,既以西方欧式建筑为主,又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遗风;从塑像上看,不仅有佛教传统的四大天王,还有其他各类的佛祖。
【P3】圆通宝殿的外立面雕刻还有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的帕那瓦建筑风格,凤凰、象头、狮头、大鹏金翅等雕刻一般在东南亚的佛教建筑上比较常见。
【P6】古德寺坐东朝西,占地规模最大时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上面的96个莲花方墩,寓“国之四维,天圆地方”。
【P7】正方形大殿内空高达16米,殿内可容千人,殿顶盖有象征五佛(即东、南、西、北、中五方佛,又名五智如来。
【P8】中为法身佛,即毗卢遮那佛;南方宝生佛,表福德;东方阿网佛,表觉性;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四菩萨(即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四菩萨)的9座佛塔,塔周围有96个莲花墩和24诸天菩萨像。
【P9】殿中供奉三位主尊:释迦牟尼、药师、弥陀,三尊托纱丈六金身大佛盘坐在8级莲花座上。这种三佛同殿的安排,近世少见。三尊大佛前还保留着古德茅蓬时代所供奉的三尊同名佛像,相比之下,后者的形体显得很小了。三主尊佛坛的背后为西方三圣,两廊为楞严二十五圆通及文殊、普贤佛像。
【P10】圆通宝殿的正门入口处摆放着一尊“大梵天”,即在东南亚佛教中常见的“四面佛”,四侧供信徒跪拜的物品。可见古德寺的“包罗万象”。
【P11】作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创造神梵天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大梵天”是个仁慈无比“有求必应”的神灵,关于他有求必应的传说在泰国已经有很多。在印度的神话传说中,只要向他许愿无论是“神、魔、人”,他都会应允他们的愿望。
【P12】大雄宝殿左侧有方丈室、觉幻室、观音堂、藏经楼等,右侧为生活区,有寺僧寮房、客堂、斋堂等。圆通宝殿的正门入口处,左右各有一件铜器,分别是印有“古德寺”的大钟和香炉。
【P13】香炉上锈迹班班,可见其经历了多少风雨,但上面的“古德寺”三个大字及铸造方的字迹依然很清楚。
【P14】圆通宝殿的侧面,看上去又有点西方清真寺的风格。圆形的通风口、半圆或尖形的拱门、高大的方柱,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中国的佛教建筑。
【P15】
【P18】
【P21】圆通宝殿的门廊呈三角形分两层朝后递收向上,烘托着顶部中心高耸的山花,具有古罗马建筑的表现手法,这种处理,强化了宗教的神秘感。它的内外墙之间的回形步廊和许多方柱,又依稀具有希腊神庙的风韵。
【P22】总体上看,整座建筑又充满了哥特式教堂的上升感。与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最为不同的是它的顶部,上面有大小佛塔共九座,这又与中国道教的北斗九星、七显二隐的说法暗合。
【P23】据说,站在地面上,从任何一个方向看塔顶,只能看到七座,有两座总是看不到的。可我和朋友站在离圆通宝殿大约50米的斜角方向,却能看到8座,是不是有点神奇?
【P24】细看九座塔的流线形塔身,以及内外墙面装饰的花卉、狮头、象头和大鹏金翅鸟等细部,又充分再现了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的帕那瓦建筑风格。九座佛塔的塔刹,既像风向标又像十字架,在中国塔文化中独树一帜。
【P25】一只鸟正好停留在佛祖的头顶上,还不停的环顾着四周,它是代表佛祖来普度众生的吗?
【P32】
TIPS: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黄埔路75号 联系电话:027-82907553
门票:无,但需要买香,普通香火8元,其他不等。
交通:乘公交3路、4路、509路、707路、802路、市内旅游专线2路。
古德寺与中国近代历史:
1911年10月,古德寺僧众自发救护武昌起义的起义军,掩埋革命烈士,受到中华民国政府的嘉奖。
1912年4月13日,国父孙中山专程来古德寺为其历史意义而凭吊。
1954年10月19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参观该寺庙,他对武汉拥有一座印度帕那瓦风格的群塔寺庙感到惊异。
1967年-1977年之间,古德寺遭到破坏,许多建筑被损毁、占用。
1996年,古德寺重新对外开放,但许多建筑仍然没有修复。
时间:2013年3月24日
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古德寺
拍摄:冰沁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