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神州大地 |
【P1】去过了那么多古镇,有宁静的、安逸的、文化的、商业的,而瓷器口古镇却给我留下了文艺清新的另一面。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古镇的很多细节、装饰都有点小清新小文艺的感觉,甚至聚集了很多文艺青年。

【P2】这几桶筷子也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先不说人家卖筷子是一种商业行为,只看这一幅幅筷子的工艺和外观,是不是有点文艺的感觉?

【P3】这种筷子更是有意思,能拆能合,加上艳丽的色彩,总是能因数无数女性的围观。

【P4】一家小店内的椅子,也是五彩多姿的。鲜明的色彩、精致的图案,配以优雅的音乐和暗黄的灯光,多少情侣、闺蜜为之驻足?

【P5】这个蜀中糖门的双皮冻、酸奶,味道很纯正。

【P6】别具一格的装饰,木质的窗户、高挂的红灯笼,很有古镇的韵味。

【P7】很有意思的挂件,“楼上请”的挂牌,总有一种江湖气息在里面,让人看着就真想上楼去一看究竟。PS:请原谅我抖了,光线太暗,ISO都3200了,实在是端不住。

【P8】这个木质的门闩,有多少人见过?记得小时候在奶奶家,那会没有防盗锁,也没有铁质的插销,都是用这种木质的门闩,多么古朴的物件!

【P9】磁器口古镇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蹲其左,凤凰山昂其右,三山遥望,两谷深切。凤凰、清水双溪潆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江宽岸阔,水波不兴,实为天然良巷。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被赞誉为“小重庆”,是重温老重庆旧梦的好去处。

【P10】古镇有古朴粗犷的巴渝遗风,有古风犹存的茶馆、有历史传承的码头文化;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有正气凛然的红岩志士抗战遗址;有独具特色的川剧清唱、火龙表演,有工艺独特、品种繁多的传统旅游产品,有享誉四方的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等饮食三宝。

【P11】古镇磁器口有12条街巷,街道两旁大多是明清风格的建筑,地面由石板铺成,沿街店铺林立。商贸集中在大码头和靠码头的金蓉正街。钟家院,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人钟云亭是磁器口五灵观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后为慈禧太后的外采办。
【P13】钟家院的参观门票为5元/人。虽然为主人流集中的磁器口,但这个院落的人并不多,在这个闹市当中显得比较另类。

【P14】当铺,这个古老的行当,在磁器口这样的古镇里也照样存在。不知道这里曾经抵押了多少人的宝贝啊!

【P15】在热闹的古镇里,有一处僻静的小院,便是磁器口翰林院,原为鲤鱼石学舍。翰林旧居“一门三举子,五里两翰林”,如此小书院,光是清末就考中三个举人,另有学生黄钟音、段大章中进士等,授翰林院编修。因此,磁器口的翰林院是当时读书人向往之地。房屋现保存中院,内庭有小拜月台,是当年主人举行家庭祭的地方。

【P16】如今,这里同样是文艺青年爱去的地方。进入小院,三五好友围圆而坐,每人来一杯大碗茶。聊聊天、喝喝茶、嗑嗑瓜子,很是悠闲的生活。

【P17】翰林院一角挂的这几支皂角,仿佛见证了这个院落的历史。

【P18】最使这千年古镇增色不少的是,有不少的名人来过磁器口古镇,不少已成为老人们回忆的佳话。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孙允炆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削发为僧来重庆,隐避于宝轮寺,天王殿墙上有“龙隐禅院”四个大字。故将原“白岩镇”改名为“龙隐镇”。龙隐镇方圆三十余华里,上至井口,下至李子坝为界。

【P19】在这个面积约1.18平方公里、只有12条街巷的古镇上,游客总是络绎不绝,尤其是节假日,有一种春运高峰的派头。刚进门那一段,几乎是人贴人、一步一步的往前挪。

【P20】巴蜀嗜辣。在磁器口古镇随处能看到将风干的红辣椒挂在门头,也能买到当地制作的豆瓣和辣椒油。

【P21】

【P24】

【P25】在古镇磁器口最有特色的一景是茶馆。昔日在这千年古镇,随处可见茶馆。当年的水手、袍哥大爷、闲杂人等都喜爱出入此间,茶馆成了龙蛇混杂之地。在陪都期间,这一个小镇茶馆达100多个。其特色是“书场茶馆”,又称艺人茶馆,是品茗欣赏民间艺术的地方。

【P26】书场茶馆戏曲品种不少:有川剧坐唱(打围鼓)、四川清音、四川竹琴(扬琴)、荷叶清唱更普遍是说书茶馆。坐茶馆的人络绎不绝,座无虚席。卖报的报童:‘卖报,卖报”的喊声不绝于耳。姑娘和大嫂们:“卖瓜子,南瓜子,葵瓜子,卖花生,磁器口的盐花生!”叫卖声清脆响亮。

【P27】磁器口码头上从早到晚,过往商旅川流不息。站在码头观望,船来船往,装卸搬运,每日不绝。这种繁荣,至今还深深地留在“老重庆”的脑海中。据介绍,当年流传一首民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来上千只船上的船公划着船向码头停靠。”“万盏明灯”是指形容码头上商贾云集,入夜后各自点亮油壶、电石灯、汽灯,经江水一漾,亮光炅炅,如星辰闪烁。
如此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自然也有着其独特的美食。毛血旺、烩千张皮、椒盐花生号称古镇三宝或称三绝。毛血旺系重庆特色小吃,乃磁器口名特三绝之一。民间有到磁器口不吃毛血旺,等于没到“磁器口”的说法,只有在磁器口才吃到道地毛血旺。
【P28】合川桃片,准确的说,它不是磁器口的特产,却是重庆的一大特产。合川桃片始创于1840年。用上等糯米、核桃仁、川白糖、蜜玫瑰等原料,精制加工而成,特点为粉质细润,绵软,片薄,色洁白,味香甜,突出浓郁的桃仁,玫瑰香味。
【P30】芙蓉糕,由萨其玛转化而来,因形态与色调如芙蓉花,故有此称。本品为长方形状,金黄色。内部紧密并有匀称孔隙,风味特点与萨其玛相同。食之有松、软、甜、香之感。
【P32】绞绞糖,不知道有多少人吃过这个?反正它是我儿时的回忆。记得小时候,要是能吃上绞绞糖,那也是能乐上大半天的事情。如今,在磁器口卖绞绞糖的,大多是年迈的老奶奶,路过的时候我忍不住要买两个。
【P35】
【P39】
时间:2013年1月2日
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瓷器口古镇
拍摄:小火(即Yadi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