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曾国藩的老师“多如牛毛”?

(2009-09-22 07:48:27)
标签:

曾国藩

陈锋

官场

老师

湖南

先贤

分类: 【透视曾国藩】专栏

                   为什么曾国藩的老师“多如牛毛”?

                                          文/陈锋

 

  前文提到,曾国藩的老师们是“很牛”的,而且,曾国藩的老师有很多,简直就是多如牛毛!不禁要问,为什么曾国藩的老师“多如牛毛”呢?

  首先,曾国藩上学的时间长。从七岁开始启蒙,上“幼儿园学前班”,然后一路科考,22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7岁中贡士、进士,29岁入翰林。前前后后,共计20多年!20多年的求学生涯中,正需要那么多老师栽培啊!

  其次,曾国藩上学的地方多。曾国藩先在自家私塾读书,20岁左右转学到衡阳,先在唐氏家塾念书,1年后又转入双桂书院、涟滨书院深造。中秀才后的曾国藩于1834年春进入岳麓书院镀金;中举人后,先在北京宣武门外大街的长沙会馆闭门苦练,又参加会试、殿试,翰林院“散馆”考试。这期间,曾国藩跋山涉水,先后经历过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市,期间还去过四川。曾国藩走万里路,读万卷书,他的老师怎么会不多呢?

  再次,曾国藩视先贤们为老师。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浩瀚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才子、名流、大家,涵盖政治、军事、历史、经济、文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曾国藩广博历史,非常注意向先贤们取经问道。曾国藩自著《圣哲画像记》中的“文周孔孟,班马左庄,葛陆范马,周程朱张,韩柳欧曾,李社苏黄,许郑杜马,顾秦姚王”,共计三十二人,他都奉为可亲可敬的祖师爷!

  第四,敌人也是曾国藩的老师!曾国藩虽然有湖南型的“犟驴子”性格,虽然有时为维护中央大局而杀人如麻,但他骨子里秉承中庸之道,在晚清风云变幻的官场上,事事小心,处世圆润。他在官场上有对手,但很少有敌手。不过,以洪秀全为首太平集团是他不共戴天的敌人。在清剿太平军将士、围攻金陵的战争中,曾国藩部多次失败,他有时竟选择“自杀”。但他百折不挠,在失败中很善于向洪老师学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最后把太平军剿灭。

  最后,人人都是曾国藩的老师!受祖上影响,曾国藩虚心好学,对科举功名梦寐以求。曾国藩推崇孔子,一生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尊师好学理念,他走到哪,学到哪,几乎可以从任何人身上学到有用的见识。所以,亲友、同窗、朋伴、同僚、属下、领导、商旅、父老乡亲、贩夫走卒……也都是他的老师。如此以来,他的老师遍布天下,多的真是数不清了。

 

  总结:综上所述,曾国藩谦虚上进,通达明辨,把今世之人和作古之辈都当做自己的老师了。所以,曾国藩的老师多如牛毛。如此以来,曾国藩便能做到博古通今,游刃万物,也奠定了他为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启示:曾国藩的学习方法和拜师理念,如同裹了层“保鲜膜”,近200年过去了,至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不论我们读了什么书,取得了什么学历,从事什么行业,担当什么职务,年龄几何,学习都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我们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中,都蕴藏着我们所缺少的知识和技能,也包含着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和受用的见识。

  随时随地皆学问,留心留意尽可知。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老师。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世人应向曾国藩同志学习,各位也不妨小试牛刀。 

 

【透视曾国藩】博文连载:

博客周年“请出曾国藩”          已推荐到草根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曾国藩是湖南人吗?        已推荐到草根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揭秘:曾国藩的乳名和诨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