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翻钢的前半生(145)
(2024-12-21 08:45:30)
标签:
纪实文化 |
郑翻钢的前半生(145)
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出路吗。当然,父母谁也不会看到,谁也不会表扬。尽管如此,郑翻钢听到的只是自己心脏的怦怦跳动声,每跳动一下,就算它一秒吧,而这一秒,的的确确是在为自己将来的幸福而在受点苦,你说这能算苦吗?它不是一颗苦果,而是一朵鲜花,一首豪迈的诗,一曲雄壮的歌。一个人就应该这样活着,应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克制、克制,再也克制不住了,郑翻钢的眼睛终于红了。他自己偷偷地抹着眼泪,一声不吭地躺在那儿……
“翻钢,怎么啦?”排长见郑翻钢没有起床,觉得肯定有什么事,问。
“有点头疼。”郑翻钢撒着谎。
郑翻钢一入伍,排长就看中了他的文才和机灵劲,因此对他倍加关怀,见他真的躺倒了,也就确信了。于是排长出去了。……不一会的功夫,排长和营部的医生一起又回来了,医生首先询问了郑翻钢的病情,并开了药,临走时嘱咐他要好好休息。
郑翻钢自从入伍以来,排长詹胜同志就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不像传说中的排长,经常瞪着眼睛,整天阴着脸,而是热心地帮助战友,耐心地解决问题,对工作积极主动,对战友关怀备至。老实、沉着、稳重、朴素,这一切都赢得了郑翻钢的敬佩,特别是他入伍才两年,就提升为排长(没有正式命令,是代理),这更使他羡慕。同样,排长也经常询问郑翻钢的情况,在家时做什么工作,家里都有什么人,父母身体怎么样,想不想家等等。有时候郑翻钢遇到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助解决。
一个人遭到痛苦袭击的时候,只要有人来安慰一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安慰,也会使痛苦者非常感激他。经过排长的侧面开导使郑翻钢感到:小树不打叉,就会枝杈齐发,成不了有用之材,人不知道自己的弱点,就会清高自大,失败摔跤。
班务会,说是班务会,倒不如说是班长的批评,使郑翻钢更加地清楚了,在前进的路上,是没有一帆风顺的,若想成长、进步,就必须付出一番辛苦,使出一身力气,否则只能是心比天高,一事无成。在人生的岁月里,根本不存在坐享其成的好事。
(20241219)
不同房屋的称呼
帝王住的叫殿,所以他们自称殿下;嫔妃住的叫宫,所以她们自称本宫;贵族住的叫府,所以资本家的住处叫王府、李府、张府等等。财主住的叫宅,所以土豪的宅子叫王宅、李宅,现在说的豪宅其实也是这么来的。
百姓住的叫家,老李家、老王家;临时住的叫寓;极其简陋的叫庐;有顶无墙供人休息的叫亭;位于水边的亭叫轩;临时而建,一部分伸出水面的叫榭;三面邻水,外形像船的叫舫;连接建筑有顶的通道叫廊;高出地面四面开放的叫臺;两层以上带屋子建筑叫重屋,其中一面或两面带窗户的叫楼,四面带墙的重屋叫阁;房子的公共区域叫堂,堂后供人休息的叫室,室的两侧为房;院内两侧的叫厢,其中男主住东厢,女主住西厢,《西厢记》就是这么来的。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