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去过的地方(45)——天津

(2023-11-09 09:24:35)
标签:

旅游

军事

我去过的地方(45)——天津

天津是我国最早的三个直辖市之一。走南闯北,路过天津不止三次五次,但真正在天津住下来,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妻姨夫,也就是我的姨丈人去世那年。那是一九九四年的十月份,晚间下班后,丈母娘告诉我晚上九点乘坐沈阳到北京的十二次火车,去天津为三姨夫送葬。岳父领着我和我的大连襟,坐了一宿的火车,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天津。因为以前从未去过,人生地不熟,拿着门牌号吗,多方打问,最终找到了三姨夫的单位,参加完葬礼后,住在岳父的姨家。

第二次去天津,是给单位办事,事情办妥之后,在天津的劝业场玩了一天,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尤其是那大麻花。同时美美地吃了一顿狗不理包子,那次在天津呆了三天,时间虽短,但天津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有些事情无需言表。

天津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一次我们去上海,在回来的路上,路过天津外围时,天色渐晚,原本打算在天黑之前赶到山海关住宿,可走到天津外环时,正赶上人家修路,外环无法行车,只好停车问路,先是问了一个年轻人,他告诉我们一直往前走,结果走到了一条死胡同;后又问了一位老人,他让我们掉头往回走,走到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往左转,结果走到了一片稻田地;最后问了一名警察,更可笑的是按照警察指引的路,我们来到了宝坻县的小靳庄……

京油子卫嘴子,话虽是不能这样说,但天津人不实在、不厚道,这是过去的事。现在人们走路无需问道,有路标、有导航,想去哪直接去哪,科技发达给我们提供了无尽的方便。

20231107

军事:古人重视军事训练

古人是很重视军事训练的。在夏、商、周朝,实行兵民合一的井田制,各级行政单位都没有相应的军事组织。社会的男性成员平时普遍进行军事训练,其特点是农忙务农,农闲讲武,把涉猎等农业生产活动和军事训练结合起来。到了战时,人人都有出征作战的义务。每个男孩生下来,都要行“悬孤之仪”,即在门左侧挂一张弓,以示尚武。至于贵族,每年春秋两季还要集合在一起,举行乡射之礼,今天看来,可称为比武会或大会操。

关于训练的重要性,古人还有不少论述。孔子就曾说过:“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意思是说,不经训练就让人去打仗,等于是驱赶他们去送死。诸葛亮也曾说过:“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意思是说,训练有素的军队,将领不才,也不会吃败仗;缺乏训练的部队,再好的统帅指挥,也不可能打胜仗。诸葛亮的这段话有些片面性,但他重视军队的训练这一点是正确的。

202311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